2017年10月27日上午10时,接到三表舅打来电话,说居住在北京的大姨夫去逝。
怎么办?去吊孝!明天正丧,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今天下午就得动身前往徐州高铁站乘车,傍晚能到北京。
我和三表舅急急忙忙地赶到北京时已经天黑。前来接我们的小伙子叫陆超,我们彼此不太认识。陆超特别热情,叫我大哥,虽然初冬的北京已经是凉意袭人,但陆超一口一个大哥,却把我喊得浑身热乎乎的。陆超把我们送到新世纪大酒店,接待我们的是孝子,安排吃点便饭,我们就住下了。
第二天大约五点多钟左右,陆超已经在我们客房门前等我们了。待吃好早餐后便随陆超一起前往八宝山公墓。
从27号下午起,北京气温大降,北风裹着树叶满街飞,乌云、雾霾、狂风嚎叫着,天空乌烟障气,到处灰蒙蒙的。唉!北京,你的环境我实在是不敢恭维!
大姨父的葬礼于28日上午10时结束。结束后我们安慰了大姨一番就回宾馆了。我们本打算随大伙一起在酒店吃顿饭,然后去高铁站返回的。可是陆超说什么也不愿意,一定要我们到他家去认认门。实在推辞不掉,我就和三表舅一起去了陆超家。
陆超家离高铁站不远,正常情况下,开车也就十多分钟。但是在北京就不好说了,只要是堵,那比步行还慢,所以,陆超说他上班大多数都是骑自行车。来到陆超家,迎接我们是陆超的岳父母。他们是山东人,待人特热情。
我们坐下后,陆超的媳妇从卧室出来,经三表舅介绍,我才知道陆超的媳妇姓宋,叫宋瑾。打过招呼后,宋瑾把早先沏好的茶满好,让茶。她就坐在茶几对面的小板凳上,我们喝一口她给满一次,这种礼节叫我好不自在。从交谈中得知,我和宋瑾的父母年龄相近,都是中学教师,教的又是同一学科,很有共同语言,总之谈得很投机。
从谈话中得知陆超、宋瑾都是北师大研究生,同学。后来宋瑾读了博士,陆超工作了。宋瑾读完博士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宋超在金融系统就职,都很好。乍看上去宋瑾普普通通,一米六五的个子,笔直的身材,一张方型瓜子脸,说不上特别俊,但确是好看。让人一见到她就有一种特强的亲和力。气质非同寻常,谈吐得当,表情大大方方。特有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范。这可能于她从事的职业有关。她是独生女,说娇生惯养吧!可她从美国加州大学讲课回来时背六瓶葡萄酒,活脱脱是一名”硬汉子”形象。
在饭店用餐时,我不喝酒,她说:“大哥,就凭我从加州背回来的这种精神,你也要尝一口吧?”没办法这十几年的戒酒工程,就毁在这一口上了。
你还别说,加州葡萄酒还真好喝,那味道就比张裕、通化的要好,和法国的金奖白兰地差不多。那天,宋瑾拿了两瓶酒,我们在谈话中,不知不觉中就喝光了。
吃完饭后,我们打道回府。可能是双休日的原因吧!一路畅通,提前一个半小时就到候车室。陆超、宋瑾又陪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宋瑾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份北京烤鸭和果脯。直到检票时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这次北京之行,到陆超、宋瑾家座客,让我深深体会到,他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文化、懂礼貌、讲道德、是我们国家教育的成功,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之所在。有人说这一代人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耐劳,真是无稽之谈。他们很能拼搏、奋斗,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进步的有生力量。我们老了,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就靠他们了。
我原打算春节等他们俩回家过年时,去双沟看看他们的。谁知年关事情太多,给忙乱了。所以就写这篇《座客》表达一下兄弟姐妹们的情谊。聊依自慰吧!
评论列表(1条)
写的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