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扬琴戏 (作者: 周光雷)

邳州扬琴戏 (作者: 周光雷)

邳州扬琴戏是由“丝弦”、“扬琴”、“琴书”演变而成,它源于明代小曲。

明代著名作曲家、演唱家邳州人陈铎曾被誉为“宫廷乐王”,后辞官回邳,致力于小曲的创作和演出,他的《犁云寄傲》、《滑稽余韵》等八部词曲著作对邳州的曲艺影响巨大,尤其是俗曲,对邳州民戏曲及琴书的形成更为深远。

康熙三十九年(1700)邳州一些盲童去徐州慈善机构“育婴堂”学艺,主要学习演唱和伴奏,出师后返邳沿街卖唱或唱堂会,群众称其演唱为“瞎腔”。盲艺人自打、自弹、自拉、自唱,以小曲演唱小故事、小段子,常用曲牌有《叠断桥》、《凤阳歌》、《满江红》等,初为单档、双档或多人组合演唱,演唱形式为联曲体演唱。

清朝末年,扬琴戏由单档、双档、三档演唱的琴书逐渐演变为多人组合演唱的曲艺戏剧形式,演唱者化彩妆,着戏服,根据唱本的故事情节,扮演角色,以唱为主,辅以舞蹈动作,跳入跳出,生动活泼,深受听众喜爱。

这时期邳州出现了众多有名气的琴书艺人,如占城的王继成、石桥的李文彪,赵墩的刘继云、刘继才,连防的王朋义,徐楼的郭建德、何兴邦、贾传久,滩上的陈光先,岔河的姚洪奎,车辐山的戚永后等。

清末民初,扬琴戏渐变成熟,成为颇具民族民间特色的邳州地方曲艺戏种,这时期突出的标志是:

扬琴戏由原来难唱、难学、难传的联曲体系,剔繁就简,去弯就直,演变为简洁明快的说唱体系板腔体,主要曲牌有《凤阳歌》、《垛子板》等。扬琴戏长篇剧目、新新剧目增多。其中《王天宝下苏州》、《江宁府》、《春秋剑》、《打蛮船》等60余个剧目热唱邳县城乡。

这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半职业和全职业艺人,他们活动在大、中城镇。老艺人纷纷收徒传艺,1930年邳州戴圩老艺人殷田昌在山东省济宁收徒拜师轰动一方,并确立宗派谱系,排定20个字,即:昌、建、忠、传、继、光、裕、启、花、隆、存、经、锡、有、道、统、政、学、至、城。谱云:“大江左右,京都东西剧场中又添琴书一界,又显社会繁盛矣”,可见邳州琴书流布之广泛。

1940年前后,占城高庄李桂芝、夫孙荣平、小叔孙荣斌在徐州坐地演唱扬琴,10余年间,场场客满,扩大了邳州琴书的对外影响。

1948年邳州解放后,人民群众除种田外,纷纷学唱曲艺增加经济收入,琴书学艺人大增,艺人们白天赶四集演唱,晚上在街头、乡村唱晚场。秦德林、王桂兰被邀到徐州电视台演唱《抗美援朝》小段。朱邦耀、胡玉莲演唱《除四害》在省里获奖。1953年邳县政府为支持发展扬琴戏,组建了全国第一个专业扬琴戏剧团——土山扬琴剧团。

邳州扬琴戏 (作者: 周光雷)

扬琴剧团活跃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反响巨大,培养出一大批琴书演员。1984年县文化局将土山扬琴剧团收归县文化局管理,更名为邳县扬琴剧团,1992年更名为邳州扬琴剧团。

邳州扬琴剧团是苏北、鲁南地区较有影响的演出团体,它活动范围广,存在时间长,培养演员众多,造成的反响之大,都堪称邳州曲艺史之最。50多年来邳州扬琴剧团成绩显著,加工整编了长篇剧目《王天宝下苏州》、《王丁保借当》、《江宁府》、《春秋剑》等100余部,培养了一大批扬琴戏艺人,如胡井侠、沈宪荣、彭金芝、韩召彦、韩召侠、惠中刚、丁相宇、李全营等数十人,剧团团长秦德林被评为全国劳模,代表徐州地区曲艺界出席江苏省、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接见。

自1990年以来,随着传统的农耕文明的转型,传统的扬琴戏演唱艺术遭受到现代音像、娱乐传媒的强烈冲击,迫使一大批扬琴戏、琴书演唱艺人弃艺打工、经商,演出活动一落千丈,目前仍坚持演出的仅有十余人,但他们已远离了城镇剧场,在街头、乡村的演唱也已很少,大多艺人常年为音像出版社灌制唱片。由于老艺人的不断离世,这项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已濒临灭绝,亟待扶持和保护。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