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石桥 | 散文 刘夫胜

我的老家有一条小河,不知是谁给她起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燕子河。
燕子河从沂蒙山起蜿蜒而下,中间被邳苍分洪道拦腰隔断,分为上段和下段。下段从薛埠村西分洪道东偏泓开始一直向南,到了我的老家东侧和小涑河汇聚向西扭头后又向西南流去。小河并不宽,冬天时水流不急也不大。但到了雨水季节,河水却浊气滔滔、汹涌澎湃。
在燕子河东侧,有我们村的一片土地,分属全村两个生产队。只因隔着一条燕子河,地的面积又不大,所以解放以来,都是分给各家各户作为自留地使用的。可以说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差不多每户在河东都有一片自家的菜园。开始河上没有桥,要过河就得淌水过去,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过河”就成了全村人的难题。
一开始,人们在水中打上木桩,再用“铁把子”钉上横梁,然后用木料作为桁条,捆牢后铺些秫秸、芦苇等,上面再铺上泥土踏平踩实,一条简易的小桥就建成了。
在我的记忆中,小桥西边距河岸约两米,桥的东边约有五十米长的蜿蜒小路通向地边。小桥约1.2米宽 ,长不到6米,桥面距水面不到两米,人一走上去桥就颤巍巍的。乡亲们用独轮胶车(那时两轮平板车还很少见)送粪或收获蔬菜瓜果走在桥上小桥就吱嘎作响,好像随时都要垮塌一样。要是遇上阴雨天,走在桥上那就得小心了。因此,断桥、漏土、修桥、补桥、建桥始终困扰着全村群众,把土桥变成石桥始终是乡亲们的一个梦想。
记不清哪一年,公社组织各个大队集中近万人兴修水利,好像是在邹埠大队北面近百亩水塘(我们当地人称北渊子)修整清淤时扒出了几块青石条,石条约六十公分宽、两米长、三十公分厚。也不知是哪位高人脑子灵光一现说:这石条咱得弄走,有大用。所以就连夜人抬马拉的给弄了回来。
经高人指点,两个生产队长分别召集各队的高参一起商讨建桥事宜,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为了解决乡亲们过河耕种收割之困难,方便大伙不再受没桥之苦,决定在原土桥一侧建石桥。关键材料就是有了这六块青石条。同时决定,每队出资购水泥一吨;沙子由两队人员共同到武河去捞(那时武河到处是黄沙,在不深的水中捞取既不要花钱质量又高);块石派人去呦麓山购买;再分别抽十个人负责桥的设计施工。就这样一个“庞大”的建桥队伍就组建起来了。
那时河水不深,上下头用土坝一拦,用芭斗(柳条编制的斗状物,顶部扎根棍子,两端分别栓两根绳子,便于两人用力)把土坝内的水攉出去,清理出淤泥,然后再在没有淤泥的河底进行桥墩的堆砌,为了节省材料,桥墩都是单个磊砌,并没有打底。
在高人的指挥下,村内几个“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只要块石放的平整稳定就行,至于外观如何那是次要的。两天时间,三个厚约0.5米、高约2.5米、宽1.8米的桥墩就立起来了。那时庄户人没见过世面也受材料限制,桥的两头既没护栏也没桥爪子,三个桥墩就像三堵墙一样孤零零的立在水里,这为后来涨水时桥的两头时常被水冲开而埋下隐患。
过了十天左右,等把条石放在磊好的桥墩上,乡亲们盼望已久的石桥就要落成了!
到了放条石的这天,全村老少都像看谁家娶媳妇一样聚集在河岸边,观看这一足以改变全村生活面貌的一刻。只见“高人”站在新建好的桥墩上,双手恰腰,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一样,指挥着把专门挑拣出来的十几个精壮小伙子分成两组,一组将沉重的条石用绳索系牢,一点点的移上桥墩;另一组在桥墩下托住条石向另一个桥墩上挪动。不到中午,六块条石就安然的放在了三个桥墩上。从此,我们村也结束了年年建桥年年修,虽说有桥却无桥的历史。
自从建了小石桥,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清澈的河水,河水中游动的小鱼,偶尔飞过的白鹭,构成了一幅祥和的画面。婶子大娘白天在洗衣,大爷大叔农闲时在这里纳凉唠嗑;最开心的是孩子们,他们在这里嬉水、洗澡、摸鱼,最大的刺激是从桥上往水里一跃的感觉,还有更刺激的是从桥的一端顺着桥孔游到另一端。虽然桥墩三角六棱及不光滑,但它也为孩子们玩耍、抓鱼留下空间,在桥下游泳时桥墩的棱角就是最好的抓手。有时在桥墩底部还会掏出鲶鱼之类的惊喜。最重要的是小石桥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往来,就连邻村赶集上店都要从这里经过。暑天夜晚,大人小孩也都带着靴衣、草席,手摇蒲扇来这里岸边消暑乘凉。望着满天星斗,闻着河水带来的清香气息,听着蛙鸣及大人们海阔天空的聊着那些听不明白故事,使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夜晚。
燕子河虽然不大,但在洪水季节,却也像脱纲的野马一样凶猛的让人害怕。遇到这样的天气,因没有护栏和桥爪子,桥的两端时常被洪水冲塌冲坏。每到那时四周一片水茫茫的,小石桥就孤零零的像一叶小舟在水中起起伏伏,显得那样凄凉和悲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村里老人剩下的不多了,小石桥的历史也渐渐地被人遗忘。前几天,在家的小弟忽然发了一个视频说,家乡的小石桥就要被不远处一座高大的混凝土桥取代了。随着挖掘机的轰鸣,有着六十余年历史的小石桥被挖掘机那硕大的铲头轻轻一挑,条石竟毫无抵抗的顺势落下…….!
家乡的小石桥啊,你承载着刘沟村男女老少多少年的厚望,一天天,一年年,见证着整个村庄的变迁,目睹了一代又一代人由穷变富的足迹。燕子河变了,变得温顺不再爱发脾气;水变了,变得不再那样清澈、那样汹涌澎湃;村庄变了,低矮草房、袅袅炊烟变成了高楼大厦;人变了,淳朴、憨厚、相敬如宾变成了时尚、高傲和冷漠;就连气味都变了,以前的牲口、鸡鸭鹅的鸣叫声及烧牛粪烀咸菜的气味都变成了处处充斥铜臭味以及烟酒味……
始终令我们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座简易、施工如此粗糙,没有一丝技术含量和安全保障的小桥,如何经得起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和历年的洪水冲刷而不倒塌呢?家乡的小石桥 | 散文 刘夫胜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