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是九十年代初,阮小花今年二十四了,每每坐在村头树下乘凉,好多人都笑话她,恐怕是嫁不出去了。小花不讲话,只是说我缘分未到。
现今社会,人人都说,农业不如工业,工业不如商业,商业不如读书。自古以来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面朝黄土背朝天,贫穷到老没指望。小花排行老七,三个姐三个哥,虽长在农村却生的一表人才,加上出生后农村条件已大大改善,农活干的少。吃的也不错。小花到处打工,去过丝厂板材厂,干活累受不了。
二叔回来了,消息迅速传遍全村。一辆轿车停在村口闪闪发光。道城下了车。径直走向村头小花父亲开的小店,阮老汉在村口盖的小店,其实也不赚什么钱,可是能够来的,平时能抽上三块钱白盒红杉树了,八分钱火炬都抽过,烟袋抽过,树叶抽过,满足了。见本家弟弟道城,他不由的站起身来,声音沙哑的说,来了道城。
“拿条软中华吧,大哥。”
阮老汉转身进里间拿了条软中华,说:“这都卖六百,只能拿你五百五。”
“哪能,大哥,你一月能赚多少钱!”道城从包里拿出六百放在桌上。
“我这趟专门从南通赶回来跟你说,听说县城开发区卖户口了,要7000元!”
“道城,我哪有钱!”
“我借给你!”
“借也不能买,我这辈子也还不清。再说,买完后,其他人,也有意见!”
“机会失去,将来不知怎么样。”
“大侄女当年说给批发水果的,那时很赚钱,后来也不行了。二的说给供销社的,现在也不行了。三的说给水利站是正式的,也下岗了。人再降也降不过命。反正吃饱就是好的。”
“凭四侄女小花的人才,说个城里的不成问题。”
道城看说不通就转身要走,却遇到张书记。
“道城什么时候回来的”张书记热情的说。
“奥,我才来的,今年收成怎么样。”
“还那样”张书记和他握握手“二毛要办板厂,你鼓励下,
土地我给三通一平。咱农民靠土里刨食终究不行,工业兴村,上级开会讲了。”
三人都沉默了,夕阳如血照在村子上空。一群麻雀展翅飞过。
(待续)
评论列表(1条)
谢谢刘主编!小说还需进一步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