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棒”之类 (作者:杜建吉)

    读过《水浒传》的人,大概不会忘记史进与王进较量武艺的故事–开始,史进看不起王进,”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连声说:”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他气势汹汹,”径奔王进”。可是一交手,王进用棒只”一缴”,史进就”扑地望后倒了”。原来史进学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阵无用”,实际上”不值半分”。(见《水浒传》第二回)

由史进的花棒,不禁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花棒”现象。一些人说假、玩虚、摆花架子的本领与史进相比,简直是异曲同工。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披露的湖北省房县窑淮乡领导人,弄虚作假制造政绩,就是玩弄”花棒”的典型实例。这个乡领导人为迎接上级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出尽了”羊相”。羊不够,几个村来凑。羊不听话,就在山坡上喷洒盐水。只见漫山遍野的羊群乖乖地埋头”啃草”,这些不会说话的畜牲被管得服服贴贴。对于会说话的人,他们使用了更绝的”花招”:责令真羊倌下岗,选派乡林业站的假羊倌走马上任。据说是怕真羊倌说不清来之不易的”成果”,又怕精心策划的”羊相政绩”漏出破绽。果然,检查团来了,既没发现山坡上做过手脚,又一览了”养羊基地”的壮观景象……可见他们玩弄”花棒”的手段何其高矣!

毋庸讳言,”花棒”现象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少数人工作不讲实效,不干实事,喊空头口号,作表面文章,以”虚功”换取”虚名”。有许多事情,明知做了无用,甚至不做更好,然而却在那里认真而”热情”地做着,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君不见,一些地方开了多少”花棒”式的会议,填了多少”花棒”式的报表,记了多少”花棒”式的账目,写了多少”花棒”式的材料……而这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又都总有一个庄严而漂亮的外衣包裹着,如同史进的”花棒”,虽然使得”风车儿似转”,其实,”只好看,上阵无用”,只能自欺欺人,误国害民罢了。

追根溯源,”花棒”之事出于名利作祟。一些人之所以不愿意摒弃”花棒”,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虚荣心作怪。这些人虚荣心特强,横比竖比处处都想显示自己。只要风光一时,岂管损失千万,于是就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腆着肚子自吹自擂。他们脱离实事求是,文过饰非,急功近利。只看到自己的鼻子尖,不做长远打算,对付一时说一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地移花接木,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因而”假货”、”水货”由此而生。二是升官欲驱使。现在一些地方”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比较严重。想当官想升官的人变着法儿蒙骗上级。只要能讨上司喜欢,能打通升官之路,哪怕厚着脸皮胡编乱造,扯着嗓子胡喊乱叫也无所顾忌。至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早就抛到九霄云外。由此看来,这种”花棒”现象并非一般工作作风或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种腐败现象。

“花棒”之类 (作者:杜建吉)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见白居易《放言五首》)假的就是假的,伪装终必剥去。这种”花棒”现象决非共产党人的作风,”听其言,则侈大而可乐;责其效,则汁漫而无当”,的确有百害而无一利。可见”花棒”是党的事业的大敌,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大敌。我们曾经有过巨大的损失和沉痛的教训,感受最深,所恨最切,千万不可好了疮疤忘了疼。在加强党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是扎扎实实、实事求是的,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浮夸。对热衷于玩弄”花棒”而又不愿改正的人,应该敲一敲警钟,以明功过,以正视听。虚幻的”萤”,光亮的”荷露”,必将被实实在在的”火”和”珠”而代之!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