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解放亲历记 (口述:杨   光 整理:蔡承贤)

徐州解放亲历记 (口述:杨   光 整理:蔡承贤)

为日军投降后接管徐州做准备
1942年3月,鲁南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在区党委组织部内设立点线工作科,丁平任副科长。同年夏,丁平来到徐州北郊,联系开展徐州城市地下工作。秋,点线工作科改为城市工作科,丁平任科长。

1943年2月,城市工作科派张宪金打入徐州宝兴面粉厂,建立党的地下联络点。夏,丁平二次来到徐州东郊,与地下党员权兴周、权兴汉、杨华、杨春取得联系。秋,城工科派杨位岫打入徐州伪军任少校政训室主任,后任民教馆馆长,进行情报工作;派李振业打入徐州金谷里,开展群众工作,建立地下党支部。

1944年9月,鲁南区党委决定,将城工科扩大为城市工作部,部长王少庸。10月,鲁南区党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徐州市工作委员会,书记周南、副书记冯克玉,委员董尧卿、刘金鼎。工委成立后,活动在徐州市北郊微山湖一带。这里在市内做小生意的比较多,工委利用这些关系搞情报,发展党的地下组织。随后,工委又派植木、张子善打入徐州市内。到内战爆发前,工委派入徐州市内的地下党员已达42人。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为准备接管徐州,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建立中共徐州市委,李乐平为书记、韩去非为副书记,前徐州工委并入徐州市委。后因蒋日伪合流,接管未成,市委机关缩小,划归鲁南区党委领导,周南任书记,李益民任组织部长、文菲任宣传部长、郑惕任情报部长。

为迎接徐州解放,做好地下工作

1946年7月中旬,徐州周围国民党部队大举向北进犯,9月底,我随市委机关从铜山县紫庄撤到邳县北大良壁、四户一带。某天,通知我和张子慎、范树珍和市委领导同志周南(书记)、李益民(组织部长)、文菲(宣传部长)、兰名述(青年部长)去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民运部部长刘瑞龙传达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重要讲话。陈毅指出:“形势相当严峻,当前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同志们要咬紧牙关,度过今明两年”。为了落实讲话精神,市委决定采取分散活动,建立夏镇和码头工作站,刘金鼎负责夏镇工作站,市委派我到夏镇站帮助刘金鼎工作;文菲、张子善负责码头工作站,以加强市内外联系。在徐州解放前两年多的时间里,鲁(中)南区党委徐州市委,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机智顽强地与敌人斗争,有的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两年来,市委的工作主要是:一是打入市内。鲁(中)南区党委徐州市委,是长期对徐州进行城市地下工作的一级党组织。1946年6月,市内关系有55人,其中党员42人。国民党发动内战后,市委机关虽然东撤,但仍尽力保持与市内联系。

1947年初,中共鲁南前线国军工作委员会与中共徐州市委合并,韩去非任书记,周南、丁平先后任副书记。1947年中,在粉碎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后,形势好转,又派入一批骨干,充实与健全交通,逐渐恢复加强了与市内的联系,加强了领导,工作有了迅速发展。

1947年夏末,打入市内26人,其中党员22人(内有女党员2人),非党同志4人,绝大多数都是解放区的干部,丁平就是这时打入市内的,担负市内的核心领导。他打入徐州北郊茅村后,先在市内一个大糞场当记帐先生,后在茅村开一个杂货铺作职业掩护,借以立足隐蔽,长期埋伏,领导开展徐州地下工作,直到徐州解放。沙振乾(铜山县委组织部长)奉区党委、徐州市委的指示,以贩卖棉布为主的小商贩身份作掩护,隐蔽在徐州北狼固堆,领导和开展市郊地下党的工作。

徐州解放亲历记 (口述:杨   光 整理:蔡承贤)

至1948年夏,市郊地下党组织已有8个支部,党员55人。为迎接徐州解放,城市地下工作者,一是护路、护厂、护矿、护校、防止敌人破坏,保护人民财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组织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起义。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分别于1929年和193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特别党员,其组织关系一直由党中央直接掌握,秘密执行党的任务。1945年张、何所在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调防徐州后,中共鲁南徐州市委即派原在何基沣部当过下级军官的李连诚与何联系,并专门成立了以白良玉为书记的国民党33集团军工作委员会,对所属部队的各级军官的政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帮助张、何做中下层军官的争取工作。同时,建立了与该集团军联络的秘密交通线和联络点。1948年10月,中共华东局派13纵队联络部部长杨斯德到三绥靖区进行起义的组织工作,中共鲁南徐州市委积极予以配合,除向杨斯德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和派人护送进入了绥区防地与张、何接头外,并指定孙秉超作杨斯德的联络员,保障内外联络畅通,使起义得以顺利进行。1948年11月8日,张克侠、何基沣率2?3万部队举行贾汪起义,使得蒋介石精心部署的“徐蚌会战”北面防线撕裂一道缺口,人民解放军得以迅速南下,直插陇海路,完成对黄伯韬兵团的包围,取得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伟大胜利。这对淮海战役胜利和解放徐州是个特殊功绩。

三是策动爆炸国民党九里山军火库。权兴周是徐州东郊权台人,市委的老政治交通员,经常来往于徐州和解放区之间,完成交通联络任务。1947年初,韩去非向权兴周下达“破坏敌人的重要军事设施”的任务。权兴周经过周密的工作,终于策动守护九里山陆军总部军械库的中尉传达长祖美荣,于4月25日晚上,引爆九里山军火库,共炸毁载重汽车80辆,汽油200桶,美式机、步枪4万余支,药品器械400余箱,还有数千箱弹药,整个库房全部化为灰烬。此事,引起了国民党南京当局的极大震动,联勤总部第一补给区司令富文被撤职查办,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给权兴周记了一等功。

四是为接管徐州编写《徐州概况》。在济南战役即将拉开帷幕之前,中共华东局城工部即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城工部对敌占区城市作较详细的调查。中共鲁(中)南徐州市委由组织部长冯克玉主持,组织一套专门班子,发动和依靠群众,日夜搜集徐州政治情况、特务概况、经济概况、文教概况、社会概况、人物调查等。内容分六大类,每一类又分若干项。《徐州概况》共编写11.7万字,为接管徐州提供了有利条件。

淮海战役胜利,古城徐州获得解放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此时,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已在各个战场牢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经过8昼夜连续作战,攻克了济南,使华东与华北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同时也标志着蒋介石以大城市为重点的防御体系开始崩溃。济南战役后,华野代司令、代政委粟裕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得到中央军委批准。

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徐州“剿总”为加强徐州防务,命令徐州外围的军队纷纷向徐州收缩。徐州各县地方武装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纷纷向徐州靠拢,大胆穿插,分割包围当面之敌,相继解放了徐州周围各县。各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投入支前和恢复工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支援淮海战役的斗争中去。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国民党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刘峙以“剿总”南迁蚌埠为名乘机逃脱,徐州市内乱成一团,国民党士兵、军官乘机抢掠商店,洗劫居民。在这一片风雨飘摇、混乱不堪的形势下,徐州“剿总”下达撤退命令,国民党党、政、军、警、宪、特等,持囊携眷并欺骗部分青年学生共30万人撤离徐州,向西南方向逃窜。

12月1日,国民党部队全部逃出徐州。解放军华野第12纵队和一纵侦察营当即占领徐州。晚10时,渤海纵队奉命进入徐州实行军事接管。徐州这个古老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中共中央发来贺电,庆祝解放徐州的伟大胜利。

徐州解放亲历记 (口述:杨   光 整理:蔡承贤)

整顿社会秩序 建立人民政权

一、实行军事管制。12月2日,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电令,成立华东军区徐州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会,是军事管制期间最高的权力机构,统一领导全市军事、行政管理事宜。傅秋涛任军管会主任、方毅任第一副主任、冯平任第二副主任,周林、袁也烈、华诚一为委员。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令,徐州市警备司令部成立,袁也烈任司令员,傅秋涛任政治委员。

全市划为四个警备分区,主要开展五项工作:一是实行戒严,清剿散匪,收容伤俘,保护市民财产安全,稳定秩序。二是搜集武器弹药,拆除交通障碍。三是搜集蒋军遣弃物资,看管资材。四是保护一切公共场所和学校、机关。五是宣传解释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政策,安定民心,动员复工、复课、复业。军事接管的总方针是:分别系统,由上而下,原封不动,全面接管。人员重于文件,文件重于物资。军管会和市委、市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严格执行各项政策,顺利接收了国民党政权的各类、各级机构。军管会下设政务、公安、金融、工商、财粮、出版、文教、实业、生产、军需、军械、铁道、邮电、无线电、工矿、公路运输、卫生等17个部。

12月11日,公布了各部负责人,各部有了明确的职责范围和接管任务。12月4日,唐劲实等48名工作人员奉命来徐,随即接管了国民党警察局及下属20个警察所。6日,由济南地方法院抽调干部到徐,先后接管了国民党徐州地方法院、省高等法院徐州分院、徐州监狱、法院看守所等7个司法机构。另有山东省济宁市、临沂、菏泽等地的流亡法院也同时被接管。

9日,市军管会在中山堂召开全市干部大会,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整顿社会秩序,安定民心,全力支援战争。10日,徐州市公安局、地方法院分别成立。
1949年1月2日,成立了市治安委员会,市长周林任主任,军管会各部门负责人为委员,按区划成立4个治安分会,主要任务是解散国民党、三青团等反动组织,肃清国民党匪特残余势力,适当处理家在农村的国民党军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对反革命组织及一些反动会道门组织进行打击和取缔。保甲组织是国民党政府实行封建法西斯统治的基层组织,解放初,徐州市共有95保1804甲。市军管会下令解散旧保甲组织,废除保甲制度,责令保甲人员交待治安情况,弃恶从善,将保甲、保公所的印章、表册、档案一律上交区人民政府。对原保甲人员分别采取利用、改造的政策,建立新的基层民主政权,从根本上摧毁了国民党在徐州的基层组织。

对工商企业的接收。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完整接收、监督生产、逐步改造的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对官僚资本企业一律没收为国有;对官办合办企业先行接收,而后查明股份再作处理;对业主不明的企业则暂行代管。

接管金融机构。解放前徐州有官办、官商合办和私人银行共19家。在接收中,针对银行不同性质,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已查明确系官办的银行,一律收为国有;对官商合办银行中的私人资本,原则上发还给本人,鉴于解放之初大部分股东去向不明,这些资金由军管会代管;对面目不清的私人银行,一方面宣布予以保护,一方面令私方人员提供银行资料,待查明后处理。

接管邮电、铁路、通讯设施。军管会接管了徐州邮电局、电讯局及各支局、储金汇业局、报社,同时接管了徐州广播电台、中央银行电台、空军电台和盐务分局电台等完整电台及陆军联络组、联勤总部不完整电台等8家,这些通讯设施在支援淮海战役中都发挥了作用。军管会接管了徐州火车站和陇海、津浦铁路线上完好车头46个,破损车头79个,车厢1340节。并成立了陇海、津浦铁路临时管理委员会,完成2000余里的铁路修复工程,为支前运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军管会和人民政府接收了全市73所中小学校,相继复课的有公立徐州第一、二中学,徐州市立师范学校,私立徐州、大彭、树德中学等12所,小学61所,正式上课学生26335名,各学校教职员继续留校577名。

另外还接收省市民教馆4个,电影院3个,戏院9个,以及省立徐州医院和国民党陆军医院、联勤总部医院等文化、卫生设施。

徐州市军管会和市人民政府对徐州的成功接管和接收,保证了徐州社会秩序的稳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日益巩固。

在徐州接管期间,因淮海战役仍在进行,所以军管会、市委、市政府在进行接管的同时,把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作为中心任务,成立了支前委员会,一边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一边支援前线。据市军管会统计,支援给华东野战军和中原军区的各种物资有棉被4818床、棉衣22733套,棉大衣11253件;各种炮弹81563发,各种枪弹839万余发,炸药10万斤,炮4门,轻重机枪24挺,步枪803支,送话机1300部等。

1949年1月,新华社相继报道了徐州解放30多天来接管工作大体完成,恢复重建工作已获得初步的成绩。报道概括徐州接管工作具有4个特点:一是工厂、机关、学校员工积极保护器材;二是旧员工积极参加人民建设事业,复工、复业、复课工作大体就绪;三是接管重建与支前密切结合;四是市人民政府发放救济贷款后,贫民已组织生产。

徐州解放亲历记 (口述:杨   光 整理:蔡承贤)

二、加强党的建设

徐州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电令,在成立徐州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同时建立军管会党委,傅秋涛兼军管会党委书记,周林、冯平、袁也烈、华诚一为党委委员。

1948年12月3日,鲁中南区党委领导的中共徐州市委进城,建立以傅秋涛为书记的中共徐州市委员会。数日后,周林为书记,华诚一为副书记,史敬棠、丁平、周南、唐劲实为委员。市委直属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市委下设6个机构:组织部,部长丁平、副部长冯克玉,这时,我在市委组织部工作;宣传部,部长史敬棠、副部长周南;社会部(对外称公安局)部长唐劲实;调查研究室主任文菲;秘书处主任陶有亮;新徐日报社社长沙洪、副社长兼总编谭克。徐州市划为四个区。一区(鼓楼区),区委书记邵晓平;二区(子房区),区委书记丁平;三区(云龙区),区委书记冯克玉;四区(王陵区),区委书记刘金鼎。

1949年4月,中共铜山县委由中共山东台枣地委划归中共徐州市委领导。市委进城后的办公地址:开始在中枢街65号,几天后,移至道平路原江苏银行,约四、五个月后,搬到彭城路1号(机关北大院)。徐州解放后,城市地下工作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徐州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军管会党委书记傅秋涛,在市委召开的地下党代表座谈会上,肯定了徐州城市地下工作的特殊贡献,表彰了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决定除一部分地下党组织继续执行新的任务外,其余人员均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登记、审查,重新分配工作。会后,中共鲁南徐州市委、华野联络部徐州工作组、冀鲁豫(湖西)徐州工委等,共向新成立的中共徐州市委移交党支部11个、党小组12个、党员170人,其中单线联系的90人。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后,由于革命形势发展极为迅速,军管会大批干部南调。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指示,军管会工作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合并,对外仍保留军管会名义,主任由市委主要领导兼任。为加强党对全市各条战线的领导,市委在接管、恢复生产、支前等工作中,初步整顿和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1949年全市共有中共党员2630名,建立党支部112个,党总支4个,基层党委5个。1950年2月实行公开建党后,市内公开党支部占67%。为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联系,全市工、青、妇组织先后召开了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的市总工会、团市委、民主妇联。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市委遵照中共中央华东局的指示,及时抽调大批干部南下支援贵州、安徽、上海等新解放区,并开办职工训练班、青年学校等。经过短期培训,学员有的随军南下,有的留市内工作。

  同时注意利用接收的专家和技术干部。1949年全市共有干部1862名。

三、建立人民政权
1948年12月9日,徐州市人民市政府成立,政府领导人均由上级任命。市长先后为周林、张北华、张光中,副市长吕志先。1949年4月,徐州市人民市政府更名为徐州市人民政府,下设民政局、公安局、法院、银行、税务、教育等6个工作机构。后又增设秘书处、房管委员会、劳动、建设、财政、粮食、工商、卫生、合作推进社等9个工作机构。全市设四个行政区:一区副区长佟甦,二区区长白良玉,三区副区长于从文,四区副区长黄兆仁。

市政府在军管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协助军管会全面接管城市,进一步巩固革命秩序,坚决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肃清国民党匪特及一切反革命残余势力;二是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积极为大军南下提供人力、物力,保证道路畅通,军用物资及时运往前线;三是组织生产自救,复工、复业、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四是进行金融与市场整顿,打击投机倒把,平抑物价,稳定市场。

经过积极努力地工作,至新中国成立前,基本肃清残余匪特,建立起新的革命秩序,保证了生产支前的顺利进行,安定了人民的生活,逐步改革了文化、教育、卫生工作;全市公营工业生产已超过解放前的水平,私营工业不仅得到恢复并有扩大;市政建设从治灾除害做起,经过改造和建设,使满目疮痍的旧城市有了改观。

1950年12月起,全市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提出《关于土地改革意见》,组成市土地改革委员会,在全市开展土地改革工作。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