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情浓学校村(作者:胡惠有)

乡愁情浓学校村(作者:胡惠有)

学校村位于洋河古镇东北隅的古黄河风光带南岸,东、南两面与仓集办事处的闸圩村为邻,西接三葛社区,北与卓码村一衣带水,面积6.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200亩。学校村共9个居民小组,总户数666户,总人口2800多。

学校村曾和相邻的三葛村、闸圩村合称“三张”。明清时期,陆续有外省移民来桃源县白洋河镇谋生,他们在西起东圩、东至祥符闸之间的黄河滩上聚族而居形成自然村落庄。清乾隆初年,国学生张介楼定居“洋河东五里”,他的三个儿子张殿雄、张履信、张殿卿子孙繁衍,形成三个张姓自然村庄,人们称为“三张”;三张东面则以胡姓聚居的村庄为多,有槽坊庄、胡大庄、胡庄等,统称为“胡庄”;再往东是“祥符闸圩”简称“闸圩”。

民国元年(1912年),颁行《江苏省自治单位法》,泗阳县行政区划为10市6乡。泗阳县白洋河镇改为泗阳县洋河市,三张、胡庄、闸圩等隶属洋河市管辖。抗日战争期间,洋河被日军占领,1940年,抗日民主政权设立“三张乡”,管辖三张胡庄闸圩等村庄,属泗阳县抗日民主政权仓集区,解放后改属屠园区。1952年,泗阳县增置仓集区,三张乡重归仓集区版图。1954年,泗阳县区划调整,洋河区改为洋河镇,三张乡一分为二,西部三张等村庄划归洋河镇,东部胡庄、闸圩等仍属仓集区。

1956年,胡庄、胡大庄、槽坊庄、夏庄、小吴庄等自然村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理说占居民多数的“胡庄”应该成为高级社的名称,但因胡姓有人当过国民党的乡、保长,大家不愿用这个名字,又因抗战时期槽坊庄的“三张小学”远近闻名,就把高级社定名为“学校高级农业合作社”,从此,“学校”成为该村级组织的名称延用至今。

当年,三张乡把学校建在槽坊庄,是因它位于乡境中心,还因这里素来重视教育。胡姓乡绅不仅拥有土地,还开槽坊和油坊,亦农亦商。胡氏设有家塾,聘请塾师教授子弟读书,也接纳亲友孩子。

三张乡小学建成后,黄河对岸的卓码、佘圩等村都有孩子到这里读书。建国后,李守富、唐大军、高宏云等先后担任校长,房裕光、张继祥、夏玉生、张如恩、王林等都曾在这里任教,三张小学成为泗阳县西南片的一所名校。

1964年,仓集公社调整学校布局,把三张小学迁到闸圩更名为“闸圩小学”。1969年,泗阳县提出“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学校大队重建“三张小学”并设立初中部,人们说这是“小学戴帽子”——戏称它为“帽中”——但“帽中”让村里孩子们都有了读初中的机会。

当时,外地的公办教师大部分回了原籍,在学校任教的仓修权、蒋太芝、胡修文、卓成明、夏庆花、吴广生、胡家荣、夏兴国等本地老师多为民办教师。后来公社办了联中,三张小学停招初中生,恢复完小体制。2000年,整合教育资源,三张小学再次裁撤,学校村从此有名无校。

三张乡有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传统,创造了许多称为“第一”的业绩。

1995年版《泗阳县志》记载:“民国16年(1927年)3月,在江西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胡安邦回洋河发展党员4人,成立‘江西党小组’,9月,胡回江西,党小组自行解散。”这是宿迁大地上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宿迁地方史》也记载:“1927年3月,在江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胡安邦回到他的家乡洋河,秘密发展沈长和、苏海龙、龚寿甫、夏书勇四人入党,成立党小组,胡安邦任组长。”

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探寻酒镇红色踪迹”的活动中,洋河文化研究会伏守满等同志在相关村居领导和史志谱牒工作者的帮助下,查清5位革命先辈的足迹。组长胡安邦,名景国,字安邦,出身于洋河镇东圩的一个乡绅家庭,沈长和、苏海龙、龚寿甫是今三葛社区人,夏书勇是今学校村人。胡安邦发展的四名党员都是三张乡的人,可见当年三张青年充满了救国救民的革命激情。

从高级社开始,胡业勤、胡继才、胡修彩相继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们带领社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使学校大队成为泗阳县的先进单位。

学校村土地资源丰富,但多是黄河荒滩,三年困难时期甚至吃不饱肚子。为了改变守着土地饿肚子状况,村里从各生产队抽调精壮劳力组建果林队,在黄河滩上开辟了300多亩果、粮套作的果园,壮大集体经济,也为生产队改革耕作制度积累了经验。

乡愁情浓学校村(作者:胡惠有)
1966年,学校大队(生产大队是指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时期的三级组织中的中间一级组织)学习泗阳棉花原种场的经验,在黄河底茅草荒地上,从两三里路外的汪塘搬运汪淤造田。由于采用了大包干的方式,社员们积极性很高,用五年的时间,造了300亩高标准大寨田。因大寨田远离村落,大队让住房紧张的社员自愿迁到这里,新建一个“黄河新庄”。后又建了两个村庄,称为“学校八组”、“学校九组”。

大队供种”是学校村的又一项业绩。大队供种是以大队为单位,实行种子的统一计划、统一繁殖、统一贮存、统一供应。学校大队成立农科组,专门组织良种的繁育,为各生产队供应质量高的大田生产用种。

为提高耕地效益,学校大队采用麦、棉套作的耕作制度。因小麦生产期较长,影响棉花幼苗的生长,他们一度改种元麦,但元麦口感不好,社员们种植积极性不高。大队干部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广汉推广早熟小麦的消息,立即向四川求援。他们用四川寄来的麦种繁育红皮小麦,生长期缩短了十天,实现了麦、棉双丰收的目标。仓集在全公社推广他们的育种经验,县种子公司也包销他们的麦种。1976年,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胡修彩出席了在武进县召开的“江苏省大队供种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发言介绍了经验。

学校村乡风淳朴,村民乐善好施。槽坊庄的胡际盛(字会美)生于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热心乡里公益事业,常做修桥补路的好事。每年清明,他都为无主坟墓添土。每到盛夏,他就在家后的路边摆上一张桌子,免费为路人供应开水。遇到饥荒年份,他还收留逃荒的人在家里住。安徽泗县高渡村的高庆阳老人小时候被他收留过,至今仍经常念叨“洋河东胡庄的救命恩人神仙爹爹”。胡际盛被乡邻称为“老神仙”,于1964年7月逝世,享年87岁。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42岁的胡际盛喜得贵子,乡邻说是他行善积德的福报。胡际盛给儿子取名养修,字惠民,希望他成为泽惠民众的人。胡养修自幼跟二叔祖胡显然(字荣书)先生读书学医,学成后一边在私塾执教一边为乡邻诊病,成为一代儒医。1945年,他去南京游学,在那里学习西医,成为最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病的开明中医。

解放后,胡养修回到家乡,先在闸圩与焦家贵、胡茂贤合伙开医馆,后受邀到卓码乡开诊所。1957年,村里让他回村行医,后主持大队诊所,文革开始后因富农成分离开诊所。1971年,大队诊所负责人蒋太芝为降低合作医疗成本,向公社建议请他回诊所用中草药为社员治病。改革开放后,他年事已高,还在家里为上门求医的人诊病开方。胡养修行医,总是为病人着想,尽量使用中草药,减轻患者的负担。乡邻看病,有钱的收点钱,没钱的不收钱。胡养修于1999年6月逝世,享年80岁。

陆敬奎是学校村方圆十里有口皆碑的“好人”,他生于1922年,是“老神仙”胡际盛的小女婿,学校村民都称他为“老姑爷”。从年轻时起,每逢雨后,他就扛着铁锨在庄前村后转悠,把雨水冲成的沟沟洼洼垫平。联产承包后,村集体收入减少,一些水毁道路不能及时修复,他就自己出钱出力来修。他常从做木匠的儿子那里“借”木料修桥,还从儿媳那里“借”钱到洋河街上买水泥管子修桥。长子陆启伟在洋河镇上创办酒厂后,把他接到厂里,老人闲不住,还是扛着铁锨修桥补路。2013年,陆敬奎老人逝世,享年92岁。在学校村,陆敬奎这位一辈子做好事的乡贤是村民称颂和仿效的榜样。

改革开放后,学校村中出现了一批勇于探索、敢于创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陆启伟、陆启丰兄弟在洋河镇上兴办“五星酒厂”,大学生胡茂潮回乡创办“绿地青年鸡养殖场”……。

学校村有一些富于浓郁乡土气息的行业。洋郑路旁有一家“地之绿园林发展有限公司”,走进大门,园内的情景让你震憾,一株两人合抱的皂角树,几株一人合抱的枣树、榆树,如果把它移植到任何一个景点,都可以申报“古树名木”。园内的皂角、黄杨都已成林,是主人胡振新的绿色金库。

乡愁情浓学校村(作者:胡惠有)
地之绿”向东不远有个小院,是村民胡继军收购草药的地方。一些上了年纪的乡邻,农闲时会采野草、挖草根、捉蚯蚓,到这里卖,一天能有几十元钱的收入。胡继军通过加工,运到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卖给药商,自己有了致富的渠道,也让乡亲们有赚钱的门路,他收购的药材有蒲公英、半边莲、白茅根、车前草、地龙(即蚯蚓)等十多种。

学校村有栽桑养蚕的传统,高峰时期有500多亩桑园。俗话说一亩桑三亩粮,不少农户靠养蚕致富。今年春蚕丰收,蚕茧卖到28元1斤。养蚕季节过后,村民还把桑叶晒干卖给胡继军。

胡继军家旁有座小院,虽不起眼却藏有“宝贝”。郑楼老胡圩开明绅士胡森业是前清秀才,民国时期曾任顺德西乡乡长、泗阳县参议员。胡森业的祖母注重忠孝节义,胡森业钦佩祖母为人,请县官上报朝廷经礼部批准,为其祖母修建了贤良牌坊,村子也因此名为牌坊村。牌坊在文革“扫四旧”时被拆除,南京下放户胡修寿先生听说此事,以盖房子安家为名,把牌坊拆下的条石买到学校大队砌在房子下面做地基,使这些文物得以保存。胡修寿回南京时,把房子卖给族中侄子胡继兴。他叮嘱胡继兴,这些石头给多少钱也不能卖,将来国家需要时交给国家。

洋河新区成立以后,学校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古黄河风光带建成,洋郑路改造工程竣工,西邻三葛酒村建设正在实施,东邻闸圩特色村庄建设开始启动,都为学校村建成美丽乡村创造了条件。根据江苏省宿迁洋河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学校村作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将进行提升改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学校新村即将呈现。

仓集办事处学校村农民,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用勤劳双手收获丰硕果实踏上了幸福路。越走越宽广,越走心越甜;学校村华丽蜕变让人心动,好消息令洋河乡贤夏成兵先生夜不能寐,浮想联翩遂欣然命笔抒怀写道:

乡愁情浓学校村(作者:胡惠有)
七  律

咏洋河新区学校村

莫奇学校作村名,

为续多年未了情。

沧海桑田寻旧迹,

寒来暑往缅耆英。

园逢春暖花齐放,

林遇风柔鸟共鸣。

拱卫洋河添美景,

酒都北面有蓬瀛。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