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轶事之一 :一一翻汪逮鱼(作者:黄兴洲)

乡村轶事之一 :一一翻汪逮鱼(作者:黄兴洲)

“翻汪了!”不知谁一声吆喝,惊动了一大片人家,正在用竹杆粘知了我忙着往家跑,慌慌忙忙扛着捞鱼的臽子(线结的网),提着脸盆向东大汪跑去。
三天前的晚上一群人在大汪边洗澡,大人小孩二、三十人,庄里的超子水性好,他打着水漂在汪塘中央玩水,觉着许多鱼儿乱撞他,还有的咂他的皮肤,他大声地告诉洗澡的人说:“哪天咱都来使劲翻这个汪,汪里鱼不少,碰腿。”
洗澡的人中首先响应他的是东亮,说:“超子哥,咱明天晌午就干。”响应者一齐表示同意:“管乎,明天晌午大家都来,翻它个筋的。”

汪里的鱼好像听懂了人们的话,水皮上成群的参子吓得乱窜,顶起一拨拨浪花。
我和队里一伙半大小子都才十五、六岁,一听说哪里有翻汪的,头插蜂窝里去了,翻汪逮鱼多姿啊,吃鱼是小事,逮魚是乐事,翻起来的汪里,小鲤骨腿密密麻麻乱了水皮,鱼头浮在水面上,用臽子一捞,白花花的一大捧,向脸盆里一倒,活蹦乱跳。
风参子刁滑,只在汪中央深水处游动,水性好的踩着水去捞,臽子里尽是拃把长的大个,一条大参子抵一捧小鲤骨。
鲫鱼在深水里探着头,呱叽着鱼嘴换气,水性好胆大的踩水去捞,臽子沉入水底,从水底向上抄,捞上的鲫鱼个子大,比参子还大。
丰硕果实只属于有本事的人,我这样的水性只能在浅水里捞小鱼虾。
汪里的水还不够浑,几个水性好的鼓励大家使劲搅浑汪水,让潜在水底的鲫、鲤,鲇,吱歌吟(刺儿鱼)都逼出水面,水浑了,水底空气少,什么魚也喘不开气,死逼它们浮上来,捞魚的可得手。

常言说:浑水摸鱼,大概就是这意思。水性好的在深水里搅,满汪的捞鱼人一起搅动汪底的泥助力,不一会汪水浑了,小鱼小虾呛得趴在水边,妇女、儿童不需下水也可以在水边用手摸鱼,汪里鱼真多,水面上密密麻麻,水边魚虾成群打浪,真是伸手可得。
大汪靠东、靠北边长有芦苇,鲫鱼,鲇鱼,刺儿魚聪明啊,都躲进芦苇棵里,臽子伸不进去,林子,小六他们有经验,早就准备好了扦子,把铁丝一端磨尖,另一头绑在米把长的竹杆或细木杆上,从芦苇丛中对准露头的鱼身使劲穿去,一穿一个准,雪白的鲫鱼或黄色的鲇魚在扦子上挣扎,林子看不中小鱼小虾,尽缠大个的,他们的裤带上掛满用柳条穿着鱼腮的大个,半斤几两的。
翻这次汪,凡是到现场亲自参与者,无不满载而归,会逮的,鱼篓里有大也有小,三、五斤不止。最笨的,不敢下水的,斤把小鱼虾是跑不了的,我的臽子稍微大一点,捞的魚虾也有三斤多。
半截庄子的男女,大人小孩都参加了战斗,几十口人把汪塘四周都围严了,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只要到场伸手的,反正没有空手而归的。

乡村轶事之一 :一一翻汪逮鱼(作者:黄兴洲)

这种翻汪逮鱼,是人为的,平静的汪塘水面只要有成群的魚冲浪,就能引起“魚鹰子”们动心,一声号召,一呼百应。
还有一种翻汪,沤麻,沤苘时,那种臭味把汪里魚虾薰起头了,小魚虾被薰得趴水边,大点的魚在深水中游荡,引得大人小孩围汪边转,但不敢逮,为什么?
麻和苘是经济作物,生产队靠得是用麻皮苘皮换钱开支,也分给社员一些作为换油盐的资本。
沤麻时,把捆好的麻个子扎成排放在水中央,表面苫上麻叶,压上泥,插上棍子固定,防止它翻排,一般下水七八天,麻皮由青变黄,皮烂了发滑了,麻皮可以和麻杆脱离就叫沤熟了,沤熟的 麻杆子出水时摆干净湿泥,扛到田里撒开晒干备用。
沤苘省事,把苘杆捆好埋入污泥中,经过三四天的功夫,等苘皮表面发滑,起出用水摆净,趁湿剥皮,用水摆净苘皮上的烂东西,搭在扯好的绳上晾晒,干了后发白,或卖或用都是上等材料。

沤麻时,需保持水面平静,沤麻水臭,呛起的鱼虾虽然引人眼馋,但不能下水去搅和,一是怕影响水温的提高,拖延沤麻成熟的时间,二是搞不好搅翻了浮在水层中的麻排,得重新压泥,费力费时不合算。
虽然水臭了,鱼起头了,队长怕人逮鱼惹祸,就派人看住汪塘,谁下去扣谁工分,工分可是社员的命啊!
好不容易等出完麻排,鱼大多都呛死了,水臭鱼虾也不能吃了,只有经过一年,几次雨水冲击,原来臭水中的污物沉淀到泥底,生产队在冬闲时车水扒汪泥搞塘肥,汪水才能重新换清,魚虾再复原生机。

那些年,农村化肥农药普遍少,自然环境好,汪里鱼虾繁殖快,没污染,也好吃,特别是捞出的鱼虾鲜的熬不完,余下的在锅里烤干。亲戚朋友来了,用青红鲜辣椒一炒,加上蒜瓣片,五色俱全,香气诱人,吃的开胃,是一盘上等的待客佳肴。现在的大饭店里是没有当年的那种锅烤鱼了。都是鱼贩子搞来的,但炒一盘辣椒靠鱼也需二三十块或许更贵,人们喜欢吃啊,有句顺口溜:锅烤鱼炒鲜辣椒,神仙姿的把腿跷。

可惜现在再也没有那样的汪塘,也没有人再享受那种无比爽快的农家乐了。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