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趣味是真魂 ——散文写作浅议(作者: 周 波)

气韵趣味是真魂 ——散文写作浅议(作者: 周 波)

常听人说散文“贵在散”,可“随意去写”,心中不免戚戚。

散文的“随意”不是信笔涂鸦。大匠运斤、大巧若拙的随意,只有那些天赋很高、艺术功力很厚的散文大家才能获得。此“随意”,是无技巧之技巧,是一种朴素到极处美到极处的境界。

散文姓“散”,但于“行散神不散”中。其实,各类艺术都有自身的法度,有法度才有各自的形式美,才不致于刻鹄类鹜,画虎成犬。在我们中国文学母亲——散文长河中,汪洋恣肆有庄子,博大精深有司马迁,怡淡优美有陶渊明,缜密深邃有柳宗元,取精用宏有苏轼,诙谐犀利有鲁迅,宁静致远有孙犁、冰心……散文不同于五言、七律,其法度谁也难以说清,只有读多了,写多了,琢磨多了,才能“各有灵苗各自探”,各自写出各自的画貌风格。

散文特讲究气、韵、趣、味的。翻看当下网络、微信,有的散文是狂涛飞瀑,也有的是平湖静波,读后让人爱不释手;但有的所谓自称是“散文”力作的却让人生厌,有人还说某些散文是东拼西凑的“心灵鸡汤”,常常令人难以看下去的感觉;说到韵,可以是晨钟暮鼓,也可以是蝉噪虫鸣,但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云中观月,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鲍鱼,也可以是黄瓜土豆,宜淳厚不宜寡薄。散文贵在真诚,应避开无病呻吟的痛苦状,让我们的散文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更应该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好的散文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高度,应该有作家的正义和良知。

历史对文章的筛选极为苛刻。这种筛选愈是严酷,对真正的文学家(写作者)更具吸引力。也许我们耗尽毕生心力也难留下一篇为后人称道的文章,但写作大军的队伍里,大家仍会像苦行僧那样去跋涉、去探求,因为探求的过程是庄严美丽的。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