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走出的名教授(作者:张士伦)

邳州走出的名教授(作者:张士伦)

马东玉,1945年出生于邳州市邹庄镇呦山村,他是我小学、中学时的同学。他和我一样,从小就是位读书狂,我俩有同样的爱好,结成了莫逆之交。我们那个时代,能得到一部中国古典名著十分困难,即使书店有书出售,也无钱购买。我俩便四下收集农村一些有文化的人,家中存的四大名著,想法设法借来,互相传阅。对社会上流传的《大红袍》、《三侠剑》、《七侠五义》、《岳飞传》等书,我俩在小学就通读了一遍。马东玉读书和别人不一样,他会对书中的人物进行点评,他还会对读过的书,如数家诊地讲给你听。他对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讲出自己的见解。他痴迷于古典文学,他钟情于历史人物,我想,是他报考大学,选择历史系的思想基础。

马东玉在铁富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南开攻读中国近代史研究生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刊登在南开的校刊上,他的论文以真知灼见,见解独特,得到了同学和指导教授的好评。

大学毕业后,还未分配工作,北海舰队基地,到南开去聘请临时教师,给基地团职以上干部授课,学校推荐了他。在担任军队干部教官一年后,马东玉被分配到辽宁师范大学任教。

翻阅历史,在故纸堆里去寻找古人的足迹,去品评人生的是非功过。按说这种学问是乏味的、枯燥的。在这种乏味枯燥中,他找到了人生的乐趣,他痴迷历史人生,他将自己的人生座标定在这浩瀚的故纸堆里。在辽宁师大任教不到10年时间,他有6本近代史人物专著出版,有160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种专业杂志上。1981年,他的《张之洞思想研究》(35万字),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首次正确评价张之洞这个历史人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优秀作品。此书出版后,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引起了史学界的共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6种报刊,发表了二十多位史学专家的评伦文章。这部书获得了大连市政府的特别奖,北方15省和国家优秀图书著作奖。马东玉被辽宁师大破格评为教授(大学里从讲师到教授一般为17年)。

马东玉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又开始了对中国儒学的研究。对儒学的历史定位,历史功绩,如何用中国的儒学去塑造人生、指导现代,展望未来,作了科学的解剖和分析。他对儒学的研究,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用传承文化传统的精髓和神韵,去宣扬儒学的民族精神和命脉,并把这种民族文化神韵与现实的人们思想溶在一起,读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儒学研究中,他的20多篇论文,在儒学界起到了轰动效应,得到了同行专家学者的好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动着成千上万,形色各异的历史人物,要想对他们逐个研究,神人也是做不到的。马东玉是学近代史的,他选择了近代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有争议的人物去挖掘、整理。他翻阅了大量资料,他走访知情人士,对他们进行重新评价和历史定位。他说: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足迹,行为要根植民族文化的土埌和历史的局限,要站在弘扬国家情怀,传承伟大的爱国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斗争精神,还原一个真正的他。1993年,他的《梁濑溟传》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对梁濑溟作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正解地评价。此书获得了辽宁省政府一等奖、国家优秀图书奖。紧接着他对曾国藩进行了专题研究,先后推出了《王阳明与曾国藩》、《曾国藩》、《曾国藩大传》等作。对曾国藩的研究,推出三部专著外,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其专业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他对曾国藩的研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映,在学术界刮起了一阵曾国藩热的旋风。这三部书,在几年内,曾17次再版,并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行。由于他对历史人物专项研究的突破,他被东北财经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东玉是一位勤奋的教授,多产作家,他先后出版了《中国治贪第一帝》、《真实的曾国藩》、《真实的武则天》、《张之洞大传》、《真实的袁世凯》等历史人物传略40多部。他的《真实的袁世凯》在央视十台播出,《张之洞大传》在湖北电视台连续播出两个多月。他的历史人物传略,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和专家学者的认可。

由于马东玉对近代历史人物研究,著作颇丰,见解独特,定位准确,在国内外影响很大。1995-1998年,他被加拿大孔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不定期的去为这几所大学授课。

马东玉退休后,反而更忙了,他不但要为香港、澳门、加拿大、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大学授课,他还忙中抽时出版了《极简中国史》此书出版后,再版达10多次。如今他正编写《给孩子讲资冶通鉴中的故事》,书稿还未完成,已有三家出版社找上门要签约出版此书。

马东玉教授,一生勤奋,博学多才,硕果累累,是我国近代史研究的名教授,我为有这位老同学、同乡而骄傲,期盼着马东玉教授的夕阳更灿烂。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