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门户桥北村(作者:胡惠有)

洋河门户桥北村(作者:胡惠有)

桥北村位于洋河古镇西北隅,东邻赵圩村,西、北与洋北镇接壤,南濒古黄河。村域面积6.9平方公里,总人口3520人

自古以来,桥北就是交通要津、洋河门户。境内的老徐淮路在元、明、清三代称为“通京大道”。

通京大道始筑于元代。《泗阳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洋河为扬州通京大道之咽喉,由清江浦经桃源马厂驿,过桃源县城向西,沿仓集、洋河入宿迁境。清代,经桃源县的通京大道有三条,其中一条由王营至来安经众兴过运河至县城北门,沿堤西行达仓集、洋河入宿迁境。此皆为粤、闽、赣、浙、苏诸省官吏进京、举人赴试、商贾往来等必经之道。

通京大道从宿迁县白洋河镇西过黄河,经徐州通往京师。民国初年,通京大道改建为徐淮公路。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铜瓦厢决口,由山东利津入海。黄河北移后,没有上游水源补充,除中泓尚有少量水塘外,这条高出地面的“悬河”变成了荒滩,称为“废黄河”。光绪年间,废黄河上建了一座木桥,洋河人称为“老洋桥”。

明清时期,宿迁县东部黄河以北区域属仁乡管辖。黄河北徙后,中运河与废黄河之间区域改属洋河镇管辖。经过多次区划调整,于1958年1月宿迁撤区并乡时建“乡”,因位于洋河镇北,命名为“洋北乡”,后改为洋北人民公社

桥北村原名叶庄,1957年,叶庄和汪庄、新堤、胡桥、庄西、陈庄、唐庄、姜黄庄等自然村庄组建高级社,因位于“老洋桥”北面而命名为“桥北高级社”,1858年改为桥北大队。洋河新区成立后,桥北村纳入洋河镇版图。

洋河门户桥北村(作者:胡惠有)

《宿迁县地名录》洋北公社地名图

桥北村流行一句俚语:“叶庄无叶姓,唐庄无唐姓。”清代,洋河首富叶家在黄河北岸置买土地,建立庄园供长工和佃户居住,称为“叶庄”。叶家世居洋河镇西小圩,以酿酒为业。叶家槽坊被誉为“醉仙坊”而载入《泗阳县志》,是洋河酒厂前身两个槽坊之一。土地改革时,叶庄的土地、房屋分给了农户,叶家人不再去桥北,所以叶庄无叶姓。

唐庄是地主唐伯年家的庄园。据说唐伯年生性胆小,听到解放区土改要把地主绑起来游街,在洋河解放前夜举家逃往上海,从此杳无音信,所以唐庄无唐姓。

桥北的其它自然村庄多以聚居的姓氏为名,称为汪庄、胡桥、陈庄、姜黄庄。也有例外,“新堤”因村旁有一段黄河决口后筑的新堤而得名;“庄西”因位于叶庄西面而得名。八个自然村落在黄河大堤上一字排开,绵延七八里,形成独特的村落布局。

解放前,桥北没有学校,少数富裕人家把子弟送到洋河镇上读私塾。1948年洋河解放,人民政府立即创办“叶庄小学”,第一位老师是洋河镇上的葛仰浩先生。因村里读书人少,办学初期师资不足,学校多是政府选派的外地教师。至今桥北人仍怀念张振华、邱克云、张柯岩、康成森、王鹤园等早期老师,洋河镇上的葛仰浩、陆耀先两位先生最为人们所称道。

良好的教育,培养了一代代桥北子弟。耄耋之年的陈家宝先生是叶庄小学第一批学生。上世纪60年代初,陈家宝在洋河中心小学当老师。他从教40多年,先后担任叶庄、埠子、南蔡、洋北等小学校长。陈家银是陈家宝的胞弟,他投笔从戎,在海军北海舰队司令部任职,上校军衔,退休后在青岛定居。

不少从叶庄小学毕业的桥北人和陈老师一样,学成之后回到桥北小学任教,如汤继忠、汤继华、陈家良、陈尔黄、谢长茂等。

叶庄村改名桥北时,陈家一个男孩出生,父亲为他取名“桥北”。陈桥北以与村子同名为荣,从桥北小学升入洋北中学,毕业后回村务农。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法律知识,成为一名专业法律工作者。他常为乡邻提供法律援助,在乡亲们的眼里,他就是自己的“律师”。

土地改革让他们桥北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黄河滩地是风沙弥漫的不毛之地,夹滩地是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

1958年,宿迁县委擘画了“玻璃城,水稻县,苹果黄河,葡萄山”宏伟蓝图,在淮北地区率先推行“旱改水”。通过几年的努力,桥北人在荒芜的黄河滩建成800亩苹果园。

1960年以前,两河之间的夹滩地一年种一季旱作物。旱改水后,改种一季春茬稻,但因地势低洼,积水难排,仍然是“靠天吃饭”。1969年,公社书记赵增禄到桥北考察,看了稻田感慨地说:“远看是块稻,近看三关草,一步薅一把,五步薅一抱。

在党的领导下,桥北逐步扭转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74年8月,宿迁境内陡降特大暴雨,公社书记赵增录、副书记张云飞率领公社干部到洋北各大队领导抗洪保苗。桥北组织稻田抽水,奋战九天九夜,终于保住了2000多亩水稻的收成。

1974年11月,张云飞同志转任洋北公社书记并在此主政10年。从1977年起,洋北调整全社水系,在卓码河、团结河上建电排站,在桥北黄河滩建提水站,为建设高产稳产田创造了条件。桥北干群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所有耕地都建成了“田成方、渠成网”的大寨田。

桥北粮食连年丰收,1981年,仅叶庄一个生产队粮食总产就达到60万斤,上交公粮40万斤。时任生产队长的张金杭老人现已年近九旬,提起往事仍感到自豪:“我们叶庄队吃粮靠返销,通过学大寨,我一个生产队就交了40万斤公粮。”时任大队副主任的王家余老人,曾去大寨学习。他说:“我们学大寨,学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没有当年的大寨田,就没有现在的吨粮田。

“旱改水”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培养了桥北干群艰苦奋斗精神,锻炼了桥北的干部队伍。赵永江、陈孟家两位支部书记先后走上乡镇领导岗位。

洋北村与洋河古镇隔(古黄)河相望,有相同的水土资源,具备白酒酿造的先天优势。1987年,洋河酒厂厂长梁邦昌和宿迁县委书记于登和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在出席十三大期间,两人达成援建“宿迁县洋北酒厂”的共识。洋北酒厂在桥北村建成后,产品贴“洋河大曲”的注册商标(标注“洋河酒厂洋北分厂”生产)行销全国。几经改制,洋北酒厂现名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宿迁市第二大白酒酿造企业

村民们利用丰富的水土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办起了木材加工、水产养殖等个体企业。经过竞争整合,形成了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陆启民、祁伯祥、王庆忠、赵永华等人创办的木业公司为乡亲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洋河新区成立后,建设古黄河爱情主题公园,与爱情公园一衣带水的桥北村成了旅游度假区建设的热土。昔日的黄河荒滩风景秀丽,已经和爱情公园融为一体,成为洋河新区古黄河风光带的起点。境内的乾隆江南主厂区经过改造,建成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企业,乾隆江南御酒庄园横跨古黄河,和厂区连成一片,是洋河全域旅游的热门景区。

桥北土地肥沃,排灌沟渠成网。耕地在黄河堤北卓码河畔连成一片,稻麦两熟,旱涝保收。目前耕地大部分流转。卓码河沿河有数家专业水产养殖合作社,滩涂、水面、池塘,或鱼虾螃蟹,或茨菰莲藕,你坐在火车上凭窗西望,仿佛到了江南水乡。

桥北村自然村落沿古黄河大堤,在老徐淮路两边延绵近十里,形成一个狭长的自然村庄,别具一格。村民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屋里,过着舒心的农家生活。最新的《洋河新区村庄规划》将其列为保留自然村庄,随着中国酒都核心区建设的推进,邻近洋河旅游度假区重要景区的桥北村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洋河门户桥北村(作者:胡惠有)
桥北村因桥得名,见证了洋河黄河桥的历史。清代建木桥,因为河床干涸,一般人都从桥下过河,只有官绅、商旅的车、马才从桥上通过。

日伪时期,这座桥成了徐州、淮阴之间的交通咽喉。为了保证全天候通车,日寇强行砍伐附近村庄的树木垫路。村上老人说,地主唐伯年私宅近百株碗口粗的柑桔树都被砍光了,用来铺在大桥两头。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在原址建了一座木质桥。木桥年久失修,成为危桥,1965年10月,淮阴地区拨专款重建新桥,新桥为七孔混凝土结构。1984年,为缓解交通压力,对原桥进行拓宽改造,桥长50.90米,桥面净宽6米。这座桥全称为“徐淮公路洋河废黄河桥”,因桥在宿迁县洋北乡境内,又称“洋北黄河桥”。

现在,在老桥原址设计建造的洋河黄河桥即将建成通车,新桥命名为“乾隆江南大桥”。大桥建成后,洋河大道将向北延伸连接“扬帆大道”,跨过“京杭运河洋河大桥”连接“京杭大道”,成为宿迁城市交通的南北主通道。

现在,洋河大道(黄河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可望年内竣工通车,届时,洋河至宿迁主城区只有10分钟的车程。

除了公路、桥梁,新的交通方式在桥北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淮宿铁路和洋(北)洋(河)供热管道从村中通过,让人们感受到大交通的时代脉搏。

2021年,将开工建设洋河站至宿迁运河中心港铁路专用线,工程竣工后,将形成水、公、铁综合运输网络。

2020年12月22日至2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济南召开会议,对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京沪二线)进行可行性研究审查。会议决定,京沪二线经洋河北站接入徐宿淮盐城际高铁。洋河北站建成后,成为两条合新、徐盐高铁共用的小枢纽。

作为酒镇洋河的门户,通过洋河大道,桥北将迎来五洲四海的朋友,并通过他们展示中国酒都核心区的建设成果。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