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踢开了神洲国门,一九三七年的七.七庐沟桥事变,鬼子的兽蹄又踏进了中原大地;从此国无宁日,人民受苦受难。毋容置疑的是,庐沟桥的枪声,也惊醒了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一举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邳州市八义集镇王庄村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缩影,也是房亭河畔的老区人民的一面永远不倒的红旗。在历史的长河里,王庄村历经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时代,涌现了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发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传奇故事。今天,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王庄村人民创造的这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纸磨墨,贡献出一点点绵薄之力。
1938年的夏天,地处房亭河南岸的王庄村人民,正沉浸在夏粮丰收的喜悦之中,满湖成熟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各家门前的场地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麦垛子,也有的农户还在忙着脱粒打场,手里牵着老黄牛拉着石碌毒,在铺满麦子的场地上一圈又一圈的碾压脱粒,嘴里不时地哼着悠扬轻松的打场号子,空气里飘浮着淡淡的新麦清香。打完场脱好粒的农户,又扛起了锄头,来除二遍高梁地了,也有人满头大汗地在锄镑麦茬豆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忙录的五月农村,处处呈现出一派恬淡祥和的景象。
正当人们抢收抢种辛劳耕作的时候,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半晌时分,从房亭河的李桥上,忽然驶过来一辆敞篷汽车,汽车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10名日本兵,一个个身穿黄皮,招风帽子在头上晃动着,手里握着上了刺刀的长枪,锋利的枪刺在夏日的阳光里一闪一闪的放着亮光,汽车一过小李桥,便顺着朝向东南的斜路开去,穿过”龙台子”,杀气腾腾地直向大王庄扑来,并很快进入了毫无阻拦的庄西大门,往庄里的路边一停,鬼子们纷纷跳下来,凶神恶煞般地向农户奔去,手中的枪刺闪闪,嘴里叽里呱啦乱叫,能听懂的几个字就是”抓花姑娘的”,一路奔来,见东西就抢,见百姓就打,屋里好用的、灶上好吃的,下蛋的鸡、鸣叫的鹅,圈里的猪、栏中的羊,统统被虏来枪走;有一家刚烙好一拍子煎饼,被悉数端去,几条狗冲着鬼子“汪汪”叫唤,小鬼子举枪“叭叭”两下打倒在地,另一个鬼子狂喜,伸手想去把狗拽走,谁知狗急跳墙,只见它怒眼圆睁,一个回头又挣扎着扑向鬼子,鬼子也算机灵,随手一枪刺向了狗的胸膛,伤狗喘着粗气,抽搐着最后倒在了血泊之中,随即被两个鬼子拉走,送到汽车上,成了他们的战利品。
住在村头、以买豆腐为生的张老汉担起刚刚做好的2包豆腐,准备今天逢顺河集到街上去卖,刚出门,就碰上了鬼子兵,不容分说,两包豆腐被抢到车上,张老汉死不相让,企图上前说理,这不是对牛弹琴吗?畜生豈懂人语!为了这包被老汉视为安身立命的豆腐,他妄图虎口夺食,又扑向车边硬拽,却被鬼子一刀刺下去,右臂戳了个大窟窿,血流如注,老汉扑通倒地,压倒了调味的一碗辣椒酱,顿时,张老汉的鲜血和红色的辣椒酱混流一起,煞是吓人,这也惹恼了跑来的老伴张大妈,她不顾一切地扑上去,要和鬼子拼命,却被鬼子一抢托砸在老太太头上,汩汩流淌的鲜血染红了半头白发,老太太倒了下去,手里仍抓着豆腐筐绳不放,当被抬送到家里时,她仍大骂不止,由于头部伤情太重,又无钱治疗,没几天便死在了家中。
又有两个鬼子蹿到路南的李新保家中,抢光了正在开张的烟店。所谓烟店,不是现在意义上卖香烟的商店,而是一个刨制旱烟丝的手工作坊: 在一条长凳上,固定放一台手工机械,以手工方式,刮、刨制出黄色闪亮的细烟丝,屋子里散发出浓浓的烟草味。对那喷香蓬松软软的烟丝,会吸烟的人,每次摄一点按在烟袋窝里,然后点火抽吸,一股股烟雾便顺着烟管烟嘴从口中吐出来、从鼻孔只冒出来。吸烟者边“喷云吐雾”,边闭目养神,体验着”饭后一袋烟”的神仙享受。那种旱烟丝很励害,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出于好奇,学着偷吸了父亲的旱烟袋,几口吸下去,直觉头晕眼花,难受极了,还受到父亲的训斥!从此再也没有吸过烟……。再说两个鬼子循香味闯进店里,一看满屋是黄澄澄、香喷喷的烟丝,也许是好奇,似乎发现了黄金宝贝;也许就是个识货的烟鬼,贼眼一亮,大步朝前,大把抢过烟丝,口袋装、怀里揣,又用布袋统统装起来,欲拿去装车带走,这边吓得不知所措的李老头,突然嗦嗦发抖本能地上前护要,早被后面的鬼子,提抢刺进脖梗,李老头哼也没哼倒地身亡,喷出的鲜血溅满了刨烟丝的长凳。他的老伴见老头倒地,嚎叫着要去保护老头,也被鬼子一脚端倒,虽拼命挣扎也未能爬起来。两个鬼子杀人劫烟后,嘻嘻哈哈扬长而去,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剩下的空荡荡的3间土屋,孤零零的向世人诉说着日本鬼子的残暴和罪恶。劫后余生的李婆婆,从此吓得失声难语,说话瓮声瓮气不知所云,浑号”咕咕头”,后来帶孙女在此住了一段时间。解放后期曾一度被大队修复,作为石桥公社供销社驻王庄大队的一个销售点,存在了一段不长的时间后坍塌了。
王庄村由大王庄、小王庄两个自然村组成,当时仅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口(现在已3000多人口了),除吴、马、陈、孙等姓外,八成以上是王氏三槐堂本族近房,对外很容易形成合力。同时地处”鸡鸣三省”的邳睢铜三县的中心地带,北邻房亭河,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地理位置优越,后来是睢邳铜三县地下工委的常驻地,是反顽、反伪坚持边区抗战的前线,也成为了全区人民对敌斗争的坚强堡垒和活动中心。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但这里距八义集日伪据点也很近,因此也是鬼子汉奸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急欲除之而后快。但王庄人民从未屈服过,后来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展开了一系列顽强残酷的斗争,取得了辉煌胜利。只是在抗战初期,疏于对日本鬼子残酷本性的认识,让敌人在开始时占了便宜,我们吃了亏,但民众一旦觉醒过来,便犹如地火奔突、惊雷压顶,让鬼子死无葬身之地。这不,正当鬼子在庄里行凶耍横的时候,惊醒了善良的王庄村人民,他们纷纷走了出来……。
保长王宜举住在庄子的东北角,当他听到鬼子来庄里行凶的消息时,立即丢下正在打场的牛鞭,向庄里跑去,除叫妇女、特别是年轻妇女躲避外,立即招呼年轻劳力带上铁锹棍棒,准备与敌人战斗,保卫村庄的安全。庄里的青壮年也闻讯而动,打场的停转了碌毒,锄地的放下了锄头。老年妇女跑不动,就躲在地窖床下,青年妇女有的妆拌成男人,有的拉着孩子投奔娘家亲友,有的甘脆跑进锅屋,抓一把鏊子或锅底下的黑灰抹在脸上,成了人见人厌的””大花脸,再穿上破旧衣服,进行了彻底的伪装,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全村男女老少、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共同抗敌,没有一个称孬装熊的。但敌人却是色励而荏内,不敢在庄里恋战久留,他们匆匆忙忙地在庄里抢劫后,立即逃离。车上装满了鸡鱼肉蛋、猪羊粮食。而庄里留下了一地鸡毛、村中传出一片哭声,鬼子们得意洋洋洋地开车原路返回,通过房亭河上的李桥、单桥,越过一手禅河,缩回到他们的老巢——八义集日伪据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災祸,王庄人民觉醒了,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激起了人民群众心中的无比愤怒,认识到了日本鬼子、汉奸侵略本性和丑恶嘴脸,也认识到如果不把日本侵略者打倒赶走,今后是无法生活下去的!”吃一堑、长一智”,血债要用血来还,王庄人民绝不会轻饶他们,更不能放过他们!大家摩拳擦掌,立志要报这血海深仇,同时做好一切准备,要以实际行动,保卫王庄村、保护全村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