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样的时节,放风筝是一各老少皆宜怕大众化娱乐活动。
据传,风筝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民间传说中最早的风筝是楚汉相争时张良创造出来的。他坐在大鹞子里唱楚地思乡的民歌,唱得项羽的军队“四面楚歌”,所谓“一夜征人尽望乡”,军无斗志,于是项羽大败。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建立后,由于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生产等一系列措施,社会很快走向安定和繁荣,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社会的安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传统节日的盛行。从而,促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作为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转折,开始向娱乐型转化。在唐代清明时节,朝野盛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条等风俗,儿童放纸鸢也开始在民间流行。从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开始,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故称“风筝”。现在我们说的风筝其实是统称,把那些没有哨子的纸鸢也都叫“风筝”。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宋朝大力提倡传统的节日风俗,这就为风筝的发展和进入节日的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民间放风筝已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文人墨客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题材。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工艺业。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认为这是一种风雅的活动,除自己和放飞外,还赠送亲友。
大约在公元12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此后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在风筝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与风筝工艺相融合,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间等表现在风筝上,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维县岁时记》把春天放风筝称为“放郁”,是图个吉利。在民间延续着一个风俗,清明节这一天,有的人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有意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了出去,可在一年中不生病。
还有一说,认为放风筝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消灾降福。因为古人觉得天上人间相距遥远,只有风筝才能从地上飞到天上去,与神仙比较近,而且一线相连,使天上和人间有所联系。他们把风筝视为人间派出的使者,天上、人间和谐祥瑞幸福长。
评论列表(1条)
写的不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