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记忆(作者:陈志宏)

古庙记忆(作者:陈志宏)

西村、东村中间有一条S250省道,欢乐买批发市场北20O米路面处,50年前是左庄一座古庙,占地约有20亩,当时院内,古柏参天,正殿高大巍峨,四周建房,大门朝南,金壁辉煌。据说解放前这个5000多口人的左庄村及周边十里八村人都到这里来进香,大殿前终日烟雾燎绕,香气袭人。解放后,破除迷信,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起了一所小学,名曰左庄小学。我是六四年入校的,当时七岁。

记得,我入校时正殿大堂内还供奉着泥塑鎏金佛像,十八罗汉分立两旁,非常壮观。正门南面有一条约三米多一点的东西方向大路,分别连接着东西两村,路南是个大汪塘,约三四十亩的样子。夏日荷叶密密,荷花盛开,非常好看。我曾下去摘过莲篷,莲子嫩的甜甜,老的硬硬咬不动,就给扔了。庙的东西北三面是围沟,夏天围沟里水清淹淹的,冬天结冰行人跑冻,东南处有一座锣锅桥使得围沟水长流不断地向南大汪塘流去。

左庄小学我们西村人不叫它左庄小学,都叫它东庙小学。我在东庙小学从六四年至六八年在这里呆了四年多,这就是我最早的母校。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童年往事,在我的心头时常萦绕,很想把它记下来,闲暇时看看还是很好的事情。

一九六四年秋天,是我堂姐带我报名入学。记得班主任是柳老师,语文是高老师,音乐是郭老师,美术是刘先舟老师。其中,刘先舟老师因右派下放到小学教书的(我后来得知他和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都是他的老师),他是徐美专毕业。画画的非常好,经常给我们画校门前汪塘里的荷,画得栩栩如生,特别好看。郭老师音乐教得也好。跟他学的第一支歌是《东方红》,现在还能完整的唱下来。《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他教我又一首能唱下来的歌,虽说”文革”中唱腻了,但现在感觉它的词和曲子都很好,都是大实话,朗朗上口,是很好听的,比现在数癞瓜的通俗歌好听多了。语文高老师,教我《井冈山》一课时,要求全课背诵,结果我背了三个星期都没背下来,他气得咬牙跺脚,照我脸扇三把掌,打后还是不会。他说:“你看你,你爸是个大学生,你孬好得把小学上到头吧?”到底没背下来。可他扇的也有好处,是他的三把掌,后来我自学古诗文都要求自己背下来。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真笨啊!算术也只会四则混合运算,别的也没学着什么,是后来补的方程式和圆几何什么的。不过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我学得非常好,百分之八十都能背诵下来。现在想想小学阶段是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刻,正值“文革”,真的没有办法好好学。

一九六六年暑后,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啦!起初只是批批“三家村”、“四家店”,在文化领域搞运动。当时我不懂,只觉得老师讲着好玩,就跟着他学会了一些顺口溜。其中有一句是:“邓拓吴晗寥木沙,锅里糊盐大把抓……"什么的。真没有想到第二年就不得了啦!在全国范围内,凡是出身不好的都得过过膛。记得当时学校还成立了红小兵司令部,我侄子汉民任司令。陈司令经常组织学生批斗校长和刘先舟老师,校长就不必说了,是什么所谓的“走资派”。那刘先舟老师就得说道说道了。因刘先舟老师和某个老师不和,这个老师就指使陈司令批斗刘先舟老师。说画残荷影射社会主义,说写打油诗攻击三面红旗。残荷我见过,画的是万物凋零时节的冬季,几片干枯的荷叶迎着凄唳的西北风抖动,寓意很好,是说冬天里孕育着希望的春天之意。当时批他两首打油诗,我现在只记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端起碗来转悠悠,鼻孔吹风起浪头。看似好象西湖景,缺少渔翁在里头。“就因这,敲着锣捶着鼓把刘老师拉出校门游村。胸前挂着”现行反革命”的大牌子,身后跟着几百名红小兵,边游行边喊口号:”打倒xxx××ד现在想想不是荒堂透顶事嘛?

后来,我父亲也被拉到学校批斗过,说是:”历史反革命”打那以后在东庙呆不下去,我就辍学了,青少年时期没有再上过学,从那以后都是靠自学。现在回想起那个时期真是学的太少太少了。希望正在上学的中小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打牢扎实基础,未来才会更美好。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