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二)
俗话说,一个孩子一台戏,余粮就是甄有田家的一台好戏。这台戏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带来了美好的期盼和希望。
接近午夜,远处传来几声稀疏的鞭炮声和狗吠声。余粮趴在金银花的怀里睡着了。有田娘看着金银花用手有节奏地轻轻拍打着余粮的脊背,嘴里轻轻地唱着催眠曲,看样子比亲娘还要疼余粮,心里乐开了花,笑着说:“天不早了,咱们也该歇着了。”说完伸手去抱余粮,说:“余粮还是跟俺睡吧,俺搂他习惯了。”金银花说:“俺搂他睡吧,你老年纪大了。”“还是俺搂他吧,别半夜睡醒了叫奶奶找不到,闹得您不安生。”一边说一边抱起余粮回自己的屋里睡觉去了。
有田娘抱走了余粮,堂屋里只剩下甄有田和金银花两人。甄有田说:“咱也睡觉吧。”金银花说:“睡。”甄有田张开双臂立马把金银花揽在怀里亲了又亲,然后一弯腰把金银花抱了起来,入了洞房上了床。甄有田问:“今天乡亲们闹喜人多姓杂,你没有受委屈吧?”金银花说:“赵二虎想占俺的便宜,趁着人多挤得喘不过气来,他伸出狗爪子想摸俺的奶子,俺拿脚使劲踹了一下他的裤裆,踹得他‘噢‘地一声放手了。估摸着俺这一脚够他的小兄弟受的。他一定出去哭他的小兄弟去了。”甄有田说:“没看出来,你还有一手真功夫,好厉害的!”金银花说:“这算什么真功夫,只不过是急中生智罢了。”甄有田说:“好,你不算什么真功夫,就看看俺的真功夫吧!”甄有田说完一翻身就做起了他的真功夫……
天刚蒙蒙亮,雄鸡一声接一声的啼叫催促着有田娘起个早,来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余粮昨天晚上跟着大人一起守岁睡得晚,现在还甜甜地睡着,嘴角时不时地蠕动一下,含着笑,像在梦呓。有田娘看着余粮睡得这般香,心里惬意极了。心里说:“多可爱的孩子啊!娘走了,现在金银花来了,又成了有娘的孩子了。”有田娘给余粮掖了掖被子,床沿上又嵌了一个枕头,怕的是余粮翻身时滚下床来,能防备一下。把余粮安顿好以后,有田娘心中踏实了。这才净了手,拿出昨天晚上剪好的纸钱,在院子中烧了,磕头敬天,叫“发天纸”,祈祷苍天保佑天下百姓平安,风调雨顺,迎来一个丰收年。
有田娘祈祷完之后,站起来拍了几下膝盖上的干土,走进厨房烧枣茶去了。初一早晨乡亲们有喝枣茶吐银(仁)子的习俗,象征着新年大发财。有田娘把收藏的一小包干红枣找出来,舀水洗了洗就放在锅里煮茶了。枣茶煮好了,她听到堂屋里传来开门的响声,知道有田和银花起床了。
金银花走到厨房,看见婆婆正在朝碗里盛枣茶,说:“娘,您老起得恁么早,茶都烧好了。”有田娘说:“也不早,上了年岁的人觉少,醒得早。俺给恁先盛出来凉着,你和有田快洗洗脸来喝吧,喝了茶,暖和暖和身子再包饺子。”金银花说:“俺和有田都洗过脸了。”“那就快端茶喝吧!”有田娘说。
金银花看着锅台上放着的三个碗,碗里都盛满了红莹莹的枣茶。金银花双手先端起一碗递到婆婆手里,说:“娘,您老起得早,您老先喝。”有田娘接过茶碗,说:“好,俺喝,你们俩也喝吧!别凉了。”金银花说:“俺俩也喝。”说着双手并用,端着两碗茶向堂屋走去。甄有田看见金银花端茶过来,立马迎过来接过一碗,端在手里伸嘴少少地喝了一口,说:“真甜!”接着又喝了一口,又说声:“真甜!”金银花说:“当心把牙咽肚子里去!”甄有田笑着说:“没关系,牙掉了还有舌头呢!照样吃饺子过大年。”两个人一边说笑着一边喝着枣茶,每人都吃了红枣吐了一把银(仁)子。金银花还把吐出的一把银(仁)子拿到厨房给婆婆看,说:“娘,你老看俺吐出恁么多银(仁)子来。”有田娘说:“吐的银(仁)子越多娘越喜欢。新年大吉大利,咱们家人财两旺。”甄有田也像小孩子似的捧着一把枣银(仁)子到厨房来给娘看,娘看了同样笑嘻嘻地说:“咱们家有了田又有了银子就像有了聚宝盆,以后过日子就要啥有啥了!”甄有田说:“只要有了田有了银子,咱就吃穿不愁了。”
金银花把喝过茶的碗洗了一下,舀上一碗清水,端起一个搪瓷盆去堂屋里和面去了。在搪瓷盆和了一会儿,又把面倒在一块小面板上,用力揉和着,将面揉和成一个面团放在面板上,上面拿了一块潮湿的毛巾盖着,让面团醒一醒。金银花说:“醒过的面团擀出的饺子皮不裂不破,包出饺子来下锅煮时也不开缝。”甄有田说:“你还真有两下子,说出来还一套一套的。”金银花说:“那是的,没有两下子,有田的人能要吗?”甄有田说:“那是的。“
让面团醒了一会儿,金银花就把面团揉搓成一条圆柱形的长条,再把长条切成一节一节的小面棍,然后用手压扁,拿擀面杖擀成一张一张又圆又薄的饺子皮儿。
甄有田看着金银花擀出的饺子皮儿又圆又薄又快又好,就像是一只只花蝴蝶从她的手中飞出来一样,只一小会儿,面板上就积了一摞。甄有田坐在面板旁包饺子,使出浑身的解数想方设法包得快一些,但总也赶不上金银花擀的皮子快,急得额头上有细微的汗珠洇出来,还是比金银花慢了半拍,面前堆积了一摞饺子皮儿。金银花停下来,拿起饺子皮包饺子。两个人一起包饺子就快了,立马就把剩下的饺子皮儿包完了。金银花又接着擀饺子皮儿。甄有田不紧不慢地包着饺子,心里琢磨:“今年过节不光是吃饺子有味道,包饺子也有味道。老婆在面前擀饺子皮儿,自己调着馅子包饺子,美人美味加美满,再苦再累也心甘。”琢磨来琢磨去,忽然想起了《天仙配》中的两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打水来你浇园”。甄有田给改动了一下:你擀皮来我包饺,我打酱油你买盐,从今再不吃那大锅饭,夫妻双双种好责任田。甄有田自己觉着改的还满有味道,就情不自禁地唱了出来,是想叫金银花也开开心。金银花听了,果然很高兴,笑嘻嘻地说:“真没看出来你甄有田,不光是有田还有才哩!”甄有田也乐呵呵地说:“这算什么才?只不过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胡乱哼哼也是唱’罢了。”
有田娘在厨房里烧了一大锅开水准备煮饺子,听见堂屋里又是说又是笑又是唱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有田娘在心里说:“前两年过节听不见笑声,今年过节,银花来了,笑声也带来了。笑得好,过节就是要乐呵呵的。”
“娘,煮饺子!”甄有田端着一莛筐饺子从堂屋送到厨房里,看见娘正在烧火。有田娘看着儿子端着包好的饺子进来,说:“包好了?”甄有田说:“包好了。”有田娘说:“俺来煮饺子,你去给余粮穿衣服起来吃饺子。”甄有田说:“俺来煮饺子,银花去给余粮穿衣服去了,你老歇歇吧!”有田娘说:“快把饺子下锅里吧!水已经开了。”甄有田答应一声:“噢!”就把饺子一个个地轻轻地放进沸腾的锅里。为了防止饺子粘在一起,甄有田把勺子反过来在锅底轻轻地推了两下,饺子就自动地散开了。有田娘在灶膛里又加了一把柴,火苗儿从锅门里蹿出来老高一截。锅里的水又沸腾起来。有田娘说:“再点一次水。”甄有田又朝锅里点了一勺水,盖上锅盖。不一会儿,锅里又沸腾起来了。有田娘说:“素馅饺子点两次水就熟了。准备起锅吧!”说着把灶膛里的火给熄灭了。
甄有田拿把漏勺把饺子从锅里捞出来,盛在一个搪瓷盆里,说:“娘,去堂屋里吃饺子。”他把搪瓷盆放在堂屋的小方桌上,再一碗一碗地盛在碗里。金银花也给余粮穿好了衣服,洗了手和脸,抱在小方桌旁,一家四口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过大年,旁边看着一盆火。金银花一边喂着余粮吃饺子,一边教着余粮唱儿歌:“小小饺子两头翘,过新年放花炮,穿新衣戴新帽,长大送你上学校。”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余粮会唱为止,最后金银花还要问上余粮一句:“长大送你上学校好不好?”余粮大声说:“好!”有田和有田娘听了,都齐口夸奖说:“余粮真是个好孩子,有出息,肯上学。”
一个孩子一台戏,甄有田家全家人围着余粮这台戏欢欢乐乐地过大年吃饺子,欢笑声在小院的上空久久地飘荡着。
大年初一吃过饺子,乡亲们还有相互拜年的习俗。同辈人相互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先在家里拜,然后走出家门相互拜。
甄有田和金银花先在家里给老娘拜了年。甄有田和金银花夫妻双双跪在娘的面前磕头,说:“娘,俺俩人给你老拜年了!”这一磕一拜把有田娘激动得直擦眼泪,说:“快起来,快起来,一家人哪有那么多规矩。”甄有田和金银花站起来,拍了几下膝盖上的干土,互相对笑了一下走进自己屋里去了。余粮看着爹娘给奶奶磕头拜年,自己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奶奶磕头拜年,又把有田娘乐了一回,赶紧把余粮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连声夸奖着:“余粮是奶奶的好孩子,奶奶疼余粮。”
甄有田和金银花回到自己的屋里,互相拥抱着疯狂地亲吻了一阵子,才从屋里走出来。甄有田说:“娘,俺出去拜年了!”有田娘说:“去吧!俗话说‘大过年、大团圆、大拜年’,赶紧去吧!”金银花说:“娘,俺去厨房刷碗去了。”有田娘说:“不急,等一会儿俺去刷,你带余粮玩吧。”金银花说:“还是俺刷吧,你老带余粮玩吧。”金银花说完就去厨房刷碗去了。她在厨房里刷了碗,擦洗灶台,把灶门口的柴火收拾干净,扫扫地,把垃圾送到大门外的垃圾堆上,才洗洗手回到堂屋里,说:“娘,俺带余粮玩,你老歇一歇吧。”有田娘说:“俺又没做什么,不累,你坐下歇会吧!”金银花坐在火盆旁,给火盆加了一把柴,火盆里的火苗又熊熊地燃烧起来,照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红光灿烂的。
余粮看着金银花坐下来,立马从奶奶的怀里下来走到金银花跟前。金银花赶紧把余粮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说:“余粮是娘的乖孩子,是娘的心肝宝贝,娘疼余粮。”有田娘说:“余粮跟你有缘分,从心里想找你抱,夜里说梦话还叫你呢!你说,这不是缘分吗?”金银花说:“是缘分,是老天爷赐给俺娘儿俩的缘分。见了面就觉得亲,离开一会儿就想得慌。这不是缘分是什么呢!”有田娘说:“你不光是跟余粮有缘分,跟俺、跟有田、跟俺一家人都有缘分。打你一进俺的家门,俺就觉得心里舒坦,高兴,看什么什么好看,吃什么什么香,想什么什么成。怎能叫俺不高兴呢!”金银花说:“娘,你老和有田、余粮一家人都是好人,是俺的福气,看准人,选准门了。托你老的福啊!”有田娘说:“好,有福好,有福同享,有贵同当,咱就盼着大富大贵的日子呢!”金银花说:“富贵有余的日子会有的,咱今年分了承包田,秋季收成好了,有粮又有钱的。”
甄有田出了大门,最先来到了牛耕田家拜年。每年大年初一到牛耕田家拜年的人都很多,因为他是村子里的长辈,又是全村的领头人,所以去他家拜年的人自然就多了。尤其是今年家家分了责任田,都想到老书记家里去探听点怎样种好责任田的消息,比如:“今年种什么样的玉米种子能增产?”“不光是能增产,还要能抗倒伏的种子最好。那叫什么种子?”还比如:“今年的化肥行情怎么样?紧缺不紧缺?还是像过去那样把指标分配给各村各队呢?还是敞开口随便买呢?”“估计不会随便买的。弄不好比去年还要紧张呢!因为今年各种各的责
任田,都舍得多上肥。”“看来今年还要早打算早下手呢!买得晚了怕买不到呢!”……
乡亲们就这样在牛耕田家里无遮无拦地鸡一嘴鸭一嘴地议论着,大把大把地磕着老书记给他们准备的炒葵花籽,说说笑笑的,既拜了年,又得到了种好责任田的相关信息,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甄有田从牛耕田家里出来,就到了王三喜家。“过年好!过年好!”嘴里说着腿早已跨进了家门。王三喜、杏花和狗蛋一家三口还围在小桌旁吃饺子。听着有人拜年来了,王三喜和杏花都忙着站起来打招呼:“快来一块吃饺子!快坐下。”甄有田说:“你们吃,俺吃过了。俺特来拜个年。”王三喜说:“昨天晚上又守岁、又包饺子,睡得晚点,今天早晨睡过头了,吃饭也晚了点。”甄有田说:“初一早晚都是吃饺子,不分什么早、晚的。俺刚从牛书记家拜了年回来,又到您家。”王三喜说:“等俺吃了饺子也去牛书记家拜个年。春耕春种马上就要开始了,看看他还有什么打算。”甄有田说:“去他家的人很多,大多数也都是想讨点主意的。如种子啦、化肥啦!大伙都关心着呢!”王三喜说:“据俺个人看,今年的种子、化肥都要比去年紧缺。因为今年头一年包产到户,大伙都想把田种好,都想买好种子、多施肥,这必然要造成种子、化肥的紧缺。依俺看,早作准备为好。必要时,还得托熟人、走走后门什么的,先把种子、化肥弄到手,心里才踏实。”甄有田说:“俺也是这样想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出了正月,春玉米就该播种了。可不能误了季节噢!”王三喜说:“咱们早动手,不会误了季节的。”甄有田说:“一言为定,去时一定叫俺一起去!”王三喜说:“一言为定!”
甄有田从王三喜家里出来,又到了小状元家,给小状元的母亲拜个年。小状元的母亲和甄有田的母亲都是同辈人,甄有田应该叫婶子。“婶子,俺给你老拜个年!”说着甄有田就跪下给小状元的母亲磕了个头:“新年发财!”小状元的母亲弯腰把甄有田拉起来,说:“说声拜年心意到了就行了,磕什么头的。”小状元也从堂屋里走出来说:“有田哥,新年好!新嫂子好!”甄有田说:“好!都好!”稍停了一下,又说:“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喝你的喜酒?”小状元说:“把你的经验教给俺,俺也来个速战速决,三个月拿下。”甄有田说:“俺等着你的好消息。
评论列表(1条)
文章细腻生动,乡土气息浓厚,很感人,大赞!期待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