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特色瓜果种植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位于新河镇的冬桃与猕猴桃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一颗颗饱满的果实,不仅甜在消费者心里,更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果园,感受那份丰收的喜悦。
枝头硕果甜
农户笑开颜


近日,记者走进新河镇罗堂村种植户许峰的桃园,放眼望去,翠绿的桃树枝繁叶茂,一颗颗色泽鲜艳、饱满圆润的冬桃挂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诱人光泽。许峰穿梭在桃林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许峰说:“一共10亩桃树,有4个品种,现在成熟的是雪桃。一棵树一季产量150斤,雪桃最大的有9两,现在卖每斤7元。”


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新河段风光带的洁净水源,为冬桃生长提供了稳定的水分补给,加之当地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冬桃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养分。从春季开花、夏季挂果到秋季积淀、冬季成熟,长达数月的生长周期赋予冬桃独特的风味层次,刚一面市便凭借出众风味赢得消费者青睐,成为当下水果市场的“热门单品”。市民闫颖是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这里的冬桃又脆又甜,我每年都过来购买,买回家给家人吃。”
天赋+巧护
瓜果成“爆款”

除了许峰的桃园,罗堂村种植户朝代梅的猕猴桃园也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时刻。走进猕猴桃种植基地,连绵的藤架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农户们穿梭其间,有序开展采摘工作。
朝代梅介绍:“园里有4个品种的猕猴桃,分别是徐香、翠香、红心和黄心阳光,口感特别好,维生素含量高。”


据了解,朝代梅于2017年开始引进猕猴桃种植,如今种植面积已达10多亩。今年是猕猴桃挂果的第8年,随着基地种植经验日益成熟,今年猕猴桃总产量也迎来新高。
朝代梅说:“猕猴桃最大重量能达到4两,亩产量约1500斤,今年是大丰收的盛果期,收益在7万到8万元。”

据了解,为实现瓜果稳产提质,新河镇打出一套“服务组合拳”。技术支撑方面,新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春季果树修剪、花期授粉,到夏季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科学管理,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难题。
此外,镇政府还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联系外地客商大规模采购,与周边水果店、超市建立合作关系,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直达通道。
产业兴乡村
增收路更广
目前,新河镇桃树种植规模约350亩,涵盖黄桃与冬桃两大优质品种,当下冬桃已陆续上市。种植管理过程中,当地积极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心培育,桃树产量显著提升,亩产增幅约20%。每年4月初,桃花竞相绽放,吸引很多游客纷至沓来,有效带动地方旅游收入增长。

此外,新河镇猕猴桃种植面积约280亩,主要种植由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研机构选育的徐香猕猴桃。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新河镇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提升瓜果品质、升级产品包装、拓展销售渠道等,全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瓜果品牌。此举旨在为当地瓜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进一步推动种植户增收致富。
融媒体记者:马艺萌
摄影:杜洋
编辑:杨梦凡
责编:郑惠珠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