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与书法的异样

作者:刘同富

写字与书法的异样
若将文字书写比作日常饮食,写字便是果腹的米饭馒头,书法则是精雕细琢的宴席珍馐——二者同根于“写好字”,却在目的、标准与价值上有着本质异样。

写字的核心是“实用”,以清晰传递信息为首要目标。无论是课堂上的笔记、工作中的报表,还是生活里的便签,写字追求的是笔画规整、字迹易认、书写高效,无需过度雕琢。就像我们日常发消息,只要对方能看懂内容,便达成了写字的核心需求,至于字体是否有美感、结构是否有变化,并非关键考量。

书法的核心是“审美”,是将文字升华为艺术的创作。它不仅要求笔画精准,更讲究“笔法”的轻重提按、“结构”的疏密平衡、“章法”的整体布局,甚至融入书写者的情绪与心境。王羲之《兰亭序》中,“之”字各异,有的轻若流云,有的重如坠石,并非刻意求异,而是随文势与心境自然生发,最终成就“天下第一行书”。此时的文字,早已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成为可供欣赏、品味的艺术作品。

二者的价值指向,更显异样。写字是一种“技能”,是每个人融入社会、开展日常活动的基础能力,价值体现在“实用便捷”上,学会后便常为工具所用;书法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千年的汉字美学与文人精神,价值体现在“审美传承”上,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既需书写者数十年的功底,也需观者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读懂其中韵味,其价值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减弱,反而可能因岁月沉淀更显珍贵。

认清写字与书法的异样,并非要区分二者的高低,而是要明白:我们需先练好写字的技能,满足日常需求;若心生热爱,再深耕书法的艺术,感受汉字之美——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守护着汉字的温度与生命力。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