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邳州大地上的灵韵长卷

作者:刘同富

艾山:邳州大地上的灵韵长卷
在苏北平原的广袤版图上,邳州艾山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镶嵌在岁月的长河里。它没有五岳的雄奇险峻,却以“小泰山”的温婉姿态,将自然之秀、人文之厚与时代之兴编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让每一位踏足者都能在山石草木间读懂邳州的千年文脉。

艾山的魂,藏在层峦叠翠的自然肌理中。主峰海拔虽仅197米,却因植被繁茂而四季皆景。春日里,山桃与连翘沿石阶次第绽放,粉白与金黄交织,风过处满是清甜;盛夏时,松涛阵阵裹挟着山泉的凉意,飞瀑流泉在青石间跳跃,为燥热的日子送来沁心的清爽;深秋的艾山最是浓烈,黄栌与枫树将山体染成油画,漫山红透时,夕阳下的山石都似裹着一层暖光;即便是寒冬,雪落枝头的艾山也别有韵味,琼枝玉树间,古寺的飞檐若隐若现,宛如水墨丹青。山中的“九龙脊”更是奇景,九条山脊蜿蜒起伏,如巨龙蛰伏,站在山顶俯瞰,沟壑纵横间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艾山的韵,更在千年沉淀的人文印记里。始建于北魏的铁佛寺,是艾山人文的核心坐标。寺内千年银杏枝繁叶茂,斑驳的树干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到深秋,金黄的落叶铺满寺院,信徒与游客在此驻足,听晨钟暮鼓,感受禅意的宁静。寺院旁的“佛脚印”石,相传为佛陀留下的圣迹,虽历经风雨侵蚀,脚印的轮廓仍清晰可辨,引得无数人驻足探寻传说中的故事。此外,山间散落的摩崖石刻、古碑残碣,或是文人墨客的题咏,或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如“艾山怀古”“邳州战事记”等,虽字迹模糊,却为艾山增添了厚重的历史质感,让每一步攀登都成为与过往的对话。

如今的艾山,更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的活力。景区依托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了“艾山庙会”“银杏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每年庙会期间,山下集市热闹非凡,剪纸、糖画、邳州大鼓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游客在品尝辣汤、炒货等地方小吃的同时,还能亲手体验传统手艺;秋日的银杏文化节,则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漫山银杏与古寺相映成趣,成为邳州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此外,景区还修建了环山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既保留了山林的原始风貌,又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游览体验,让更多人能走进艾山,感受它的灵秀与厚重。

艾山的魅力,从不是单一的风景,而是自然、人文与时代的交融。它是邳州人心中的“母亲山”,承载着乡愁与记忆;它也是四方游客眼中的“诗意地”,让人在喧嚣中寻得宁静。当夕阳西下,余晖洒满艾山,山石、古寺、林木都被镀上一层暖金,此刻便懂:艾山的美,是看不够的景,是读不完的故事,更是邳州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灵韵。

(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