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平原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这个虽然只有500多人村庄,村子不大,这个村庄生长一代又一代土耕农民,而这些普普通通村民,生活在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生活,有生活就会有许多故事。 这些生活中的故事,耐人寻味!经过一茬一茬村民传说,便增加了它神奇色彩。
常听老年朋友们拉起传奇故事,会让人眉开眼笑。这些事情成了人们茶前饭后开玩笑的议论主题。便有了“小气毛,三兄弟”、“阴缉子老张”、“小日本”、“周二秃”等人的故事。 正是这些故事,各有鲜明特点,给那个时候村民生活增添了乐趣。(那时没有手机、电视)大家闲暇之余聊聊天而已。
庄子最东面一户人家“小气毛三兄弟”。 小气毛老大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一辈子没有跟别人说过话,连自己家人都不说话。人们给他取个外号“阴死鬼”这个“阴死鬼”一辈子都没有喊过爹,叫声娘。兄弟姐妹更没有半句话。他的孩子也都随他的随的能,给谁也不说话,也不知道他们这一家怎么生活,怎么沟通!哪里有什么外交处友。
小气毛老二,有时见人还会憨笑一下,老二一辈子省吃俭用,一个铜板辦两半花的那种人。一生与瓜桃李枣无缘,从不花一分钱买这些“贵重食品”村民们给他的外号“吝啬鬼”说起吝啬鬼却很能干,是他自己动手盖了三间瓦房,没花一毛钱买砖瓦石块,都是他几年去市里扒拉圾带几块砖,到各地拾烂砖瓦块、石头盖好的这房子,确实是太能干了!有了房子,经人介绍娶了媳妇,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可能是因为夫妻,他的媳妇也会省吃俭用,才把家整理很有条理,菜园里四季瓜果、蔬菜飘香,从不赶集上市花钱买菜。
老二到外面打工干活都要带一个大饮料瓶子(拾破烂捡到的,他从小到老没有喝过饮料)留小便使用,老二常说一句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弄得周围人哈哈大笑,他认为这是美德。
说到这小气毛老三,更是这方圆几里出了名的“小气鬼”这三兄弟虽然是一母同胞,可他们之间从无半毛钱经济往来!他们母亲出殡剩几块煤球,都争吵不休。让大老执评理。
老二得孙子给老三送红鸡蛋(这里风俗习惯,叫送红鸡蛋,让对方买东西过来吃喜面) 老三媳妇大发雷霆,让小气鬼赶紧送回去,小气鬼怕媳妇也是出了名的,赶紧给老二送回红鸡蛋,老死不相往来。
一年后,小气鬼生了孙子,他想大办一场,所有从不说话的亲戚都送了红鸡蛋!老二也同样返回!哎!这就是他们亲兄弟? 老三也从不花钱赶集上市买菜,孩子们过年过节也舍不得买肉食。不过,村里有个红白喜事,他就过了肥年!见了晕,饿狼般吃起来,连桌上一包烟,立马抢过来,到商店换酱油、盐、醋。他做一顿大席,全家人饱三天,连汤带水全部打包回家。平时并不抽烟的他,把散烟一根一根抽起来,临走还要再耳朵上夹2根,把一顿大席花钱赚回来!
亲爱的朋友们,这三兄弟是不是出了名的? 至于“阴缉子”、“小日本”,“周二秃”等故事颇为精彩,“小日本”坏事更多,更精彩的演绎(下次专聊) 周二秃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见人总是乐呵呵的,他喜欢跟别人骂大烩,一生从来没有正经话,只要一见面骂他几句,他就笑呵呵回应。村里人需要帮助的,他从怠慢!全力帮助别人。
其实他没有结婚生子,却乐于助人!可惜不到40岁就因病去逝。直到现在,一提到他,都夸他是好人!
这就是这小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