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镇村围绕“富民强村”目标,在田野间种出特色、在车间里做出文章,从基础设施到民生服务全面升级。今天,我们就走进赵墩镇柳元村和陈楼镇陈楼村,看看他们如何让乡村更有活力、日子更有奔头。
赵墩镇柳元村
冷库生金 稻米飘香

近日,赵墩镇柳元村的村企联建冷库加工点内一片繁忙。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剥着蒜皮,现场忙碌而有序。“在家门口剥蒜,一天能挣六七十元,年纪大了也能做,比闲着强多了。” 村民夏玉兰笑着说。
据了解,为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增收,柳元村积极牵线搭桥,推动村企联建冷库项目落地,争取上级资金70万元,建成储备量达3000多吨的冷库。如今,冷库常年带动村民从事大蒜加工、剥蒜皮等工作,高峰期可吸纳200余人就业,让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增收新渠道。
“冷库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7万元固定分红,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柳元村党支部书记曹军玖说。

除了冷库项目,柳元村还盘活120亩集体经营土地,重点发展从水稻、小麦种植到加工、包装、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在柳元村稻米加工厂内,机器高效运转,将稻谷加工成颗粒饱满的大米;工人们专注操作封包设备,有序完成装袋封箱流程。
“我们自己加工水稻,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纯收入。”曹军玖说。
柳元村始终秉持“集体增收为民生”的理念,将集体收入用于基础设施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切实回应村民关切。近期,村里统筹资金安装了近200盏路灯,实现全村照明覆盖,解决了夜间出行难题。针对部分小组环境卫生问题,村“两委”制定整改计划,逐步推进整治,让村容村貌更整洁、村民居住更舒心。
曹军玖表示:“我们将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持续完善民生设施,让乡村发展更有活力,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陈楼镇陈楼村
食品厂生香 关爱“在线”
“设备调试怎么样了?投产前还有什么困难?”近日,陈楼镇陈楼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继洋来到村内徐州彭城仁食品有限公司,查看企业建设进度,细致询问设备调试情况,全力为企业投产做好准备。

在村庄发展过程中,陈楼村把盘活村内闲置资源作为主攻方向,创新探索“三方合资”发展模式,成功落地徐州彭城仁食品项目。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构建起“土地+厂房+运营”的高效联动格局。目前,企业设备已全面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今年9月中旬可正式投产。
“该项目一年可给我们村带来12万到13万元的集体收入,带动20多人就业。”陈楼镇陈楼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继洋介绍。
据了解,该企业主要生产薯片、锅巴等休闲食品,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秉持“助农惠农”理念,优先收购本村及周边村民种植的玉米、小米等农作物,既为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供应链,同时也拓宽了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企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的双向奔赴。
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民生服务温暖千家万户。在村民石启安家中,村干部围坐在老人身边拉家常,关切地询问生活起居情况。据了解,陈楼村建立了常态化走访机制,每周两次上门看望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需求,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持续关怀。
“接下来,我们计划修补破损道路,新增部分路灯,让村民出行更方便、生活更舒心。”刘继洋表示。
记者 / 李索雅 马艺萌 陈国政
责编 / 裴培
编审 / 张瑞 监制 / 赵源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