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邳州的文化星河中,八十三岁的张士伦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恒星,散发着持久而温暖的光芒,照亮了邳州文学前行的道路。
张士伦出生于1943年,大学文化,笔名石轮、云河,是高级政工师,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更是邳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他的文学生涯,漫长而又璀璨,从初中二年级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小小说《一堂课的前前后后》开始,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的66年,他在文学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创作了10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长篇小说《汤琵琶传奇》《他乡有明月》等16部作品。那些文字,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洞察,对人生的感悟。
退休后的他,没有选择悠闲自在的安享晚年,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他所热爱的文学事业中。他常说:“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笔耕不辍,完成两部长篇小说、一部长篇记实文学的创作、一部32集电视剧和四部电影文学剧本,其中一部长篇小说还荣获了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不仅如此,2018年夏,76岁高龄的他,为了深挖邳州民间文化、作品及老艺人不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等,不畏烈日酷暑,自己出资,毅然带领四名民间协会会员陈景胜、刘向侠、杨月珍、李莉深入全市25个乡镇和街道,走村串户采访和了解民间艺人,从不同角度得到民间文化发展的第一首资料。通过一年时间跋山涉水的不懈努力,一部非常有影响和收藏价值的民间文化书籍《五彩缤纷的这方土地》与社会大众见面。
张士伦不仅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成果丰硕,还一直心系邳州文化事业的发展。在邳州市宣传部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地方文学的发展,组织文学社、举办写作讲座,为无数年轻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学人才,让邳州的文学氛围愈发浓厚。近期,他又牵头组织了邳州二十多位写作功底深厚的邳州作协会员,共同创作一部名为《诗韵桃花岛》的书籍。桃花岛,作为邳州的一处标志性景观,承载着邳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张士伦希望通过这部书,用文字描绘出桃花岛的四季风光、人文故事,宣传大美邳州,让更多的人了解邳州,爱上邳州。
在创作过程中,张士伦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自带领会员们深入桃花岛采风。他们漫步在桃花岛的小径上,观察着每一处景色的细微变化,倾听着当地居民讲述的古老传说和生活故事。回到创作室后,张士伦又和会员们一起讨论创作思路、修改稿件,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他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精益求精,力求让这部作品达到最高的水准。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诗韵桃花岛》马上问世。这本书一经推出,肯定要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这本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必定要成为邳州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更多的读者,通过这本书,让他们对邳州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桃花岛充满了神奇地向往。
张士伦正如邳州文坛一棵巍然屹立的不老松——历经风霜却苍翠如故,枝干遒劲而新叶繁生。他用热忱、才情与责任感,持续为家乡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他的存在,本身即是一种激励,鼓舞着后来者在这条清寂却光荣的文学道路上坚定前行,继续书写属于邳州的灿烂篇章。
评论列表(2条)
写的好!向张部长学习!为作者点赞!
@陈景胜:谢谢老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