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9月1日起,强制执行

【早安,邳州】嗨!早上好!今天是8月28日,星期四。

️今天多云到晴,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雨,东南风明天转偏北风3到4级,气温25℃到36℃。

️29日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偏北风3到4级,气温25℃到36℃。

️30日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偏北风3到4级,气温21℃到31℃。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划重点:接下来,所有AI合成内容必须依法添加“电子水印” ,明确标识规则与监管方向,具体亮点如下:

【一、明确“AI合成内容”与“电子水印”范围】

1. AI合成内容:涵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

2. 电子水印(AI内容标识):分两类

◦ 显式标识:以文字、声音、图形等形式呈现,用户可明显感知,需在内容本身或交互界面(如下载、复制、导出功能页)的适当位置添加。

◦ 隐式标识:通过技术手段嵌入文件数据,用户不易察觉,需包含内容属性、服务提供者名称/编码、内容编号等信息,鼓励采用数字水印形式,且需嵌入文件元数据(记录文件来源、属性的头部描述信息)。

【二、“电子水印”核心作用:破解AI“造假”乱象】

当前AI换脸、AI盗声等“移花接木”行为频发,已引发侵犯肖像权、声音权、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诈骗犯罪(如伪造奥运冠军声音推销商品误导消费者)。

《办法》实施后,“电子水印”可帮助公众快速分辨AI合成内容;无标识的AI内容,用户可通过录屏、@平台客服等方式举报,从源头遏制虚假内容传播。

【️三、多方责任与公众提醒】

• 公众:警惕AI生成的音视频、直播内容,避免轻信导致财产损失;若自身被AI仿冒,可通过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 平台:需提升AI内容检测鉴伪能力,加强对发布内容的审核与监管,及时处置违规未标识内容。

来源:新华社 央视新闻
摄影:张强
编辑:杨梦凡
设计:陈雪文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