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销量火爆
智能手表成孩子
“社交娱乐新载体”
日前,记者走访多家电子产品卖场发现,很多家长正在给孩子购买或换新,除了电话和定位基础功能,儿童智能手表还具有学习、拍照、听音乐、听故事、移动支付等许多附加功能。儿童智能手表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成了孩子们重要的社交和娱乐载体。
小学生胡博文说:“我平时喜欢玩手表里的一些小游戏,也可以联系同学聊天,功能可多了。”
功能丰富引担忧
孩子沉迷小屏幕
加剧视力风险
某品牌电话手表店员介绍,儿童智能手表款式众多,增加了很多功能,可以随时联系家长打视频电话、定位,同时也有一些游戏。主要销售群体还是小学生,暑期销售比较火爆。
△图片由 Ai生成
同时,不少家长发现给孩子购置儿童智能手表后,孩子沉迷于方寸屏幕中,引发家长对视力的担忧。
家长杜惠梅表示:“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多,孩子有时候熬夜玩手表,加上手表屏幕很小,对眼睛也不好,作为家长我比较担心影响孩子视力这个问题。”
专家支招科学防控
“护眼处方”
守护孩子明眸
据了解,儿童智能手表的屏幕通常为1~2英寸,当孩子垂手观看时,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往往过近,远低于建议的30厘米安全阅读距离。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小屏幕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荷,容易诱发或加深近视,甚至导致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
市中医院眼科主任张德崇指出:“儿童智能手表有着定位、电话等安全功能,家长对待该产品不能‘一刀切’。连续使用手机、平板、电子手表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尤其儿童眼球发育尚未成熟,更需严格把控。”
面对电子产品带来的“视力挑战”,家长如何加强防控?市中医院眼科主任张德崇也为广大家长开出了科学防控的“处方”。
严格遵守“20-20-20”护眼法则:即孩子每使用电话手表用眼20分钟,必须抬头向至少6米(20英尺)外的远处物体(如窗外风景)眺望,持续至少20秒甚至更久。
家长要让孩子持续紧张的睫状肌得到充分放松,严格管控距离与时间,引导孩子在使用手表时,尽量保持屏幕与眼睛的安全阅读距离。
家长可以通过开启智能手表家长审核模式,设置应用下载、限定使用时段、每日使用总时长等功能,避免其干扰学习和睡眠。
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小时,饮食上多摄入深色蔬菜、鱼类、蛋黄、坚果等,同时减少糖分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
暑期是儿童视力保护的关键期,面对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诱惑,家长需加强引导,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用眼习惯,让科技产品真正服务于成长,而非成为视力“隐形杀手”。
张德崇提醒:“家长应每3至6个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监测视力,若真性近视度数超过75度需及时干预。”
记者 | 胡敏 夏俊杰
编辑 | 卜非凡 责编 | 朱昱
编审 | 张瑞 监制 | 赵源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