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何茹给秦非兰大姐讲的,只是得病后,四至九岁五年多一点的事情。以后的事 情她没讲。如果讲的话,她会更加心酸。
何茹还有接近两个小时才能上班,她歪在沙发上,理了理九岁以后的在娘家的 豆蔻年华的岁月,本该像班级里其他学生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的。可她的妈妈,只要 推磨不叫比她大三岁的哥哥,就叫她和妹妹。可是只要是父亲在家的星期天要推磨 的时候,父亲就不让妻子叫她。
何茹因为推磨记不清她妈打她多少次。但她只记得那次她妈拿推磨棍打她住 院的情景。一棍把她打倒在地,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住进了医院,她醒来的时候,只 看见父亲在流泪。父亲说:小茹,你终于醒过来了,我苦命的闺女,又是你妈差一点 就把你打死了。当时自己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不过在她住院期间,母亲没来医院看 过她。
她好了,每逢星期天,其他朋友同学都能到外面游玩,可自己得在家蒸馒头。如 果馒头蒸不好的话,母亲只要一拿起馒头就骂她。这两年她大了,母亲打她少了,不 过只要打她,绝对不会是像小时候那样打的那么轻。要打就打她打的半死。直到现 在她这条右腿,还留着伤疤。她洗澡时,总会想起母亲用刀子刺她的情景,医生说: 丫头大命,如果把大动脉割断了,淌血就把你淌死了。当时缝了八针。那腿上一个个 针眼子,就是母亲当年对自己的罪恶。是的,正向秦非兰大姐说的那样,是她把自己 带到了人世间,可是,她怎么就不爱自己呢?是什么仇恨使她都转嫁到自己身上呢! 是的,在何茹出生的前边,在她前面,母亲生了四个孩子,大她三岁的哥哥活下来 了,三个姐姐全在三岁前夭折了。这能怪她么,她在没得病前,别人都夸她漂亮,可 母亲不认为她是自己的闺女。母亲在父亲面流露出来,说她又是一个坑人鬼。所以, 在她发高烧的时候,母亲把她扔进锅屋里的麦穰窝里。何茹回顾在她十一岁那年, 母亲让何茹拔稻秧子,并在晚上要全部背在路上。她腿脚不灵活,背着沉重的稻秧, 哪一趟都要跌倒好几次。母亲不让哥哥妹妹向学校请假,就让自己请假,干完活自 己像个泥孩子似的。农忙时,不管早晚,母亲回家后都是往床上一躺,做饭炒菜都得 自己干,自己也干了一天活了,浑身像散架似的。但是,母亲她可不管自己累不累,没吃的找何茹,没喝的找何茹。何茹比母亲累多了。她可不管你不累死累活,母亲只 知道等着吃饭,她就不帮着何茹烧烧锅,择择菜什么的。母亲重男轻女,家里好吃的 好喝的都得紧哥哥吃喝。可所有的脏活、累活、重活从不让哥哥干,而是都让自己 干。在家里,如果不是父亲心疼和照顾她,她也不能活下来。
后来因为父亲的战友在城关镇当书记,把她们一家人都迁进了城里。但是,只 留下自己在老家上学喂猪看家。父亲对何茹说:等到年底猪长大卖了钱,就给你买 自行车。那个时候,自行车在农村可是稀罕物。对她来说很有诱惑力,因为她腿不好 可以代替走路。
何茹想,自己不喜欢吃面条,因为在农村的时候, 一个人清早上学前煮面条吃, 晚上煮面条。中午因为要来家喂猪,没有吃的时候,也只有再煮面条。天天吃面条, 不管是谁都会厌恶的。终于熬到了年底,父亲把猪卖了,给买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 小架自行车。自己高兴的白天学,夜晚学。好歹学会了。这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了方 便,自己也才感到人生的幸福快乐。父亲不久就把自己从农村转到古城最好的学校 上小学六年级,目的是想直升古城中学。谁知道,就古城中学小升初要考试择优录 取,一个班就三个人没有考上,自己是其中的一个。母亲早就断言她不能考取。父亲 给她鼓励说,古城中学上不了,我托熟人让你上三中。结果三年上下来,连普通高中 都没有考上。父亲又托人让自己上了一年卫校后就到县医院学了一年临床执业医 师技术及护理。于是就去了乡下卫生室,也就在哪时,和秦时见面母亲喝药自杀住 院,后来就进了利民医院,再后来和苏永康创办康泰诊所至今。
何茹回忆起母亲对她,从四岁至今唯一的一件正确的事,就是逼迫自己和秦时 结婚。她想想那会儿,也不是完全因为她喝药自杀,才跟秦时结婚的。主要是在父亲 综合分析后,在父亲的劝说下,看到秦时在母亲喝药自杀住院的病床前跪下,说是 在那段话的触动下,有点同情秦时,这些综合因素才决定愿意秦时的。但是,何茹承 认母亲相逼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基于这一点,母亲就到处宣扬何茹对象是 她给决定愿意的。母亲也拿何茹的事例教育她小闺女小儿子。但是从不说她大儿 子。现在,看到何茹日子过好了,母亲心里难受,她是最不看好何茹竟然比她大儿子 过的好,她心里极不平衡。所以,她搅尽脑汁,从何茹身上搜刮钱财,转手送给他大 儿子,大孙子及大孙子的孩子。何茹很气愤。但是,没有办法,谁叫那是她母亲的。何 茹从小记事到现在年过半百,使她最伤心的一件事,没来得及孝敬父亲。父亲就在 观观刚刚周岁的时候,得肝癌从查出到去世才二十四天就走了。在父亲去世的前两 天晚上,何茹、秦时来看父亲。父亲看了看外孙子,然后从枕头底下,掏出一张一万 块钱的大额存单,塞到观观的怀里说:估计我没有多少天了,给小孩点钱,留作他上 学用,也算是外公的一点心意。何茹跪在父亲的病床前,双手握住父亲的手,哭的眼 睁很大看着父亲,父亲很累了,闭了一会儿眼睛后,又努力的睁开说:你好好跟秦时 过日子,秦时是个好人。你妈虽然对你不好,但在这件事上,她做对了。我死了,你妈就一个人,她没有文化,也不懂人情世故,更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实际她是很可怜 的。尽管我有段时间跟她打闹,可她必竟和我生了你们兄弟姐妹六个。在农村时,也 吃了不少苦,你还是要原谅她,必竟她生了你,闺女,你得孝顺她。然后,何为对闺女 说:小茹,把秦时喊来,我有话给他说。何茹才松开父亲的手,到病房外,把正在教观 观学步的秦时喊到父亲的病床前。何为努力的握着秦时的手,少气无力的说:秦时, 你看我也好不了了,我担心的就是我这个残疾闺女,你比她大一些,她要惹你生气, 多担待点,你也知道我是最疼爱她的,现在,你们俩是夫妻,你文化比她高,她有什 么做的不好的,你让着她点。所好,你们现在过得很好,我也能放心了。何茹临离开 父亲的病床前,哭的一塌糊涂,是秦时一手抱着观观, 一手领着何茹小心翼翼的走 下住院病房楼梯的。第三天早上七点二十七分何为在农村老家何庄去世,终年五十 五 岁 。
142
苏永康的母亲得阿尔茨海默病,在古城人民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效果不好。苏 老三也老了,很难侍候好苏永康母亲。经兄弟姐妹们一起研究决定,母亲出院后让 母亲住在苏永康房子里,兄弟姐妹们就和母亲住院期间一样轮换来扶侍母亲。
可是祁醉兰心生不快,原因是,这两室一厅,本来面积就小,在住进一位老年痴 呆的病人和扶侍她的人,实在有些拥挤。但是,祁醉兰有苦难言。就这样,祁醉兰带 着孩子,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办法,苏永康说:醉兰,多担待些,我妈都这 样了,我作为儿子,只能这样。先将就一下吧!过些日子,真是不行了,就拉回小苏 庄,你放心吧,不会让她死在这里的。
苏永康搞错了,祁醉兰只是因为人多,家里有点拥挤,心生不满。但是,实质性 的问题就是王思想来和她苟合不方便了。王思想也劝祁醉兰,先忍着点吧!实在不 行,我们开间钟点房,我给你发定位,不过你得把孩子安排好,不能有什闪失。
祁醉兰说:也只能这样了。
说着说着,建国七十周年来到了,祖国上下,一片欢腾,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 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上,我们的新型东风导弹亮相, 震惊了世界,有了这个,我们还怕来犯的敌人吗?秦时提前从南京回来了,本来是说 好和儿子一家四口一块儿开车回来的,可是儿子单位突然有事说这个小长假不能 回古城同老妈相聚了,没有办法,秦时就一个人坐大巴回来了。他现在正同何茹在 大厅里看着七十英寸的大电视,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我们今晚好好的庆祝一番。正 说话时,秦观观、辛华平带着小乃奇一家三口从南京开车回来了。秦时、何茹抱怨 说:怎么不来个电话呢?
秦观观说:还来电话,简直烦死了,S49 堵了五个多小时,好好的人也能给折
腾的精神不正常。辛华平说:就是,我都要疯了。她走到老婆婆面前,对着她耳朵说: 妈,我叫憋得也不顾脸腕了,下车蹲下酣畅淋漓的尿了足足有一公斤,那个幸福感 就别提了。
何茹笑了,然后对观观说:以后就别省那点高速费了。平时双休日来,也能把你 爸带回来。你们回来,咱们一起到你李雄哥饭店吃一顿,还能唱唱歌,华平也能跳跳 舞,高兴高兴,也是蛮开心的。
秦观观一听说到李雄哥的苏河大酒店,立刻精神振奋,激动的对何茹说:妈,你 给俺李雄哥打电话,今天就去他的酒店,在这建国七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欢乐欢 乐!我想肯定他也很乐意的。正好让秦观观估计准了,何茹给李雄打电话时,李雄正 打算给何茹打电话问观观回来了吗?想和观观聚聚,了解了解一下南京餐饮行业的 情况,有想前往南京发展的打算。打完电话,何茹高兴的对站在跟前的华平说:李雄 正准备请你们过去吃饭那,正好,不用做饭了,咱们都去。
秦观观他们刚才来的时候,开车走在苏河东大堤上,辛华平眼尖,忙对乃奇说: 秦亲祺你看河边有多少人在钓鱼呢!
乃奇大叫着:我要看,我要看吗?
秦观观回家心切,就哄着乃奇说:我们快回家,来个突然袭击,给奶奶一个惊喜 不好吗?
小乃奇说:不好!我要看人钓鱼吗!
辛华平说:听话,见过奶奶后再来看钓鱼!
秦观观说:听话,见过奶奶,爸爸带你来看钓鱼行吗!
小乃奇看了看妈妈,辛华平点点头。
可是到家见过奶奶后,何茹摸了摸小乃奇的头说:我孙子又长高了。何茹见到 小乃奇心疼的入骨,忙把小乃奇抱起来。对秦时说:我也尝尝奶奶抱孙子,怀里揣金 子的滋味。然后看着秦时,并对着小乃奇的额头亲了一下,咱不能把金子都让爷爷 那个老头子揣了,也得给奶奶分享一下吧!
小乃奇说:你抱我去看人钓鱼吧!
何茹被小乃奇的问话愣了一下,问:钓什么鱼?
辛华平说:答应到家见完你后,带他到苏河边看人钓鱼的。
何茹说:好好好!奶奶带你看人钓鱼好不好。
秦观观说:妈,你腿脚不方便,还是我带去吗?
何茹说:没事的。
辛华平说:我带去吧!
秦观观、辛华平两个人,一人牵着乃奇的一边手,往苏河东大堤走去。
今天是国庆节,七十华诞的中国,无处不美丽,古城也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节日的祥和气氛之中。今天,古城的天气特别好,可以说,这是古城进入秋天最好的 一天。苏河两岸,古城人民栽下了美丽的香樟树,虽说节气进入了暮秋,但是,这里 已不是观观小时候的大杨树,已经把叶子落完成了光秃秃的树枝,显得老气横秋无 精打采的站在哪里了。现在的香樟树,依旧郁郁葱葱,这种树别说暖阳仍在的十月, 就是腊月极寒的天气,也不落叶,只有在欣欣向荣的三四月间,崭新紫红色的嫩芽 儿在最美的季节里出现,她原来的老叶子才退出展示她们留恋的舞台。并不是现在 的一地金黄,而给春天的田野里,山岗大地上,尤其是景观大道,铺上一层厚厚的红 叶。香樟树的美,如同美丽的女人,光芒四射,魅力无穷,让人感觉舒服愉悦的好心 情。
秦观观、辛华平带着儿子在河边看了一会儿,秦观观接到母亲的电话,让他们 回来,说李雄已经派车到门口来接他们了。回到家门前, 一辆新的考斯特已经停在 他们家的门口。
辛华平梳洗打扮一番,化了淡妆就随一家人奔向她第一次去的苏河大酒店了。
143
辛华平的心情特别好,在这个学理科的人,其实自小到高考,她都向往着文学 的美好。她曾迷恋过《人生》、《平凡的世界》和莫言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使她了解 到我们国家在那特殊时期人们的喜怒哀乐和苦难的奋斗历程。但是,为了能考上好 一点的大学,进入热门专业,她在父亲的引导下,高二竟然选择了理科。她曾想沿着 韩寒、郭敬明等人的路走下去的,可父亲让她醒醒吧!并说学文科,不出类拔萃将来 只有考公务员。父亲对她说,学文的这条路不好走,无奈她只有选择了理科。最近, 她看了古城一个文化人编著的《古城名人传》中的一个名人传记《从工程师到作家》 使她触动很大。看过这篇文章后,她感到自己有创作天赋,有能力把身边一些激动 人心的故事写下来,来聊慰自己热爱文学一片热心。所以,带乃奇看人钓鱼的经过 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素材。她用手机拍下了时时画面,大堤两旁碧绿香樟树实景, 写一篇文章,发在朋友圈也是对朋友们的一种贡献。到了陌生的酒店,她要学会做 一个有心的人,观察着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爱记在手机里,将来一旦心血来潮, 不写不快的时候,也好有个抓手。有些人大谈作家深入生活的重要性,什么是深入 生活?辛华平认为,现在的生活,只要去用心去记录下来,不就是深入生活吗?
下车后,这个座落在苏河东大堤有五十米东的大酒店占地有三十亩,它集餐 饮、住宿、娱乐、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大酒店。占据了古城餐饮服务行业得天独厚的 有利地势。她西邻古城老街,东接古城新城的商贸中心,北面是古城县开发区。南临 京杭大运河连霍高速,陇海铁路、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都途经古城。所以,这个苏河大酒店远近闻名。这里的老板不能像《红楼梦》里说的那样:系金陵一霸,但在小陈 庄这块土地上,也绝非等闲之辈。
辛华平经老婆婆何茹介绍认识了这位虎背熊腰的李雄哥。李雄特别客气,上前 伸手,辛华平稍为犹豫一下,还是大方的握住了李雄的手说:哥哥好!
这一声哥哥好,令李雄心生喜悦,回了一声:弟妹好!那儒雅极致的声音,让辛 华平极不自然。打过照面后,李雄的家人,李大乾一家子,李大坤一家子,老老少少 有十几口子人。李雄安排了特大号的包厢,方便和姑夫秦时等人唱歌跳舞。
待到家人们都做定后,李雄起来讲话了。他说:今天除了我们酒店四名服务人 员以外,我们都是一家人,奶奶最长,乃奇最小,还有第一次见到的,弟媳妇辛华平, 也是新人。不怕弟媳妇见笑,我是个俗人, 一辈子没有大的出息,就追求吃吃喝喝。 当然了,话说回来,吃吃喝喝也是生活吗?现在,餐饮业也在追求《红楼梦》式的餐饮 式的风土人情理念,吃喝玩乐为生活,琴棋书画为雅性。不怕你们见笑,我很欣赏王 熙凤的管理模式,撒土不漏的风格。好了,有点扯远了。下面大家可以向我学习,希 望大家畅所欲言无所顾忌的讲话。好孬都是咱们自己人,无所谓的。
这些人中还真不缺讲话人,李大乾站起来。他说:刚才是我儿子(招来改名换姓 的闺女婿)李雄的致辞,讲得好!在我没讲话之前,先向我外甥观观的夫人,我的外 甥媳妇,辛华平晚辈和小乃奇的到来表示欢迎!大家鼓掌!掌声过后,李大乾接着 说,大家都知到,我身为小陈庄党群服务中心的领导人,曾经有段时间被上级领导 调到街道办事处搞经了。可是,小陈庄党群服务中心新来的领导人,由于这几年成 绩平平,加上小陈庄老百姓意见很大,上级领导研究决定,让我兼任小陈庄党群服 务中心的领导人。没有办法,我只得服从组织安排。今天是国庆七十周年纪念日,我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们生活幸福,并祝大家快乐!
李大乾讲完了,李大坤站起来想讲,被他老婆突然拽下,差点儿跌倒了。但是, 李大坤生气的叫了一声说:干什么的!真是的。我让你管?尽管生气,可还是坐下了。 大伙儿让秦时说两句,秦时真的站起来给大家弯腰行礼了,说了一声:谢谢大家!谢 谢侄子李雄。然后,坐下了。李雄说:不行、不行!但又突然想起,说,大家欢迎我姑 夫唱首歌好吧!大家热烈欢迎!秦时很难为情。何茹小声的说:唱吧!干娘还没听 过你的歌呢。唱!干娘也说:唱给我听听。秦时站了起来说:实在不好意思,现丑了。 这时服务员已经把音响视频都调整好了。秦时走上舞台,拿起话筒,走到舞台,深深 的给大家鞠躬。然后说:今天是祖国的生日,我为大家献上《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 中国》。秦时的歌声悠扬婉转,情感充沛,在舒缓的旋律中结束了自己的献歌。大家 听的入迷,李大乾第二次听秦时唱歌,仍意犹未尽,以商量的口吻说:大家还想听 吧?大家都说:想听!
李大乾说:劳驾请再唱一首吧!
说真的!歌者一旦把喉咙打开,只唱一首是不过瘾的。所以,秦时就欣然答应了。秦时又一次的走上舞台,拿起话筒,边走边对着话筒说:既然亲戚这么喜听我的 歌,我再一次的谢谢了,那么我就把《我爱你,中国》献给大家。这次秦时拼了,用自 己最好的状态,最大的力气把复歌的高音部分提升到了极致,真比从《好声音》和 《星光大道》上走出来的平安声音还高,在最后一个国字声中收音,干净利落的结束 了。
没有想到的是,辛华平再也坐不住了,她站了起来,大家好!在这充满亲情友爱 的气氛中,使我倍受感动,我作为这个大家庭新的一员,亲戚们都这么热情地接待 了我,刚才,听到我爸爸唱的两首歌,我在台下无比的激动。我爸爸在我们家那么长 时间,他深藏不露。今天,听他唱的这么好听,这真是出乎我意料,没想到爸爸的歌 唱的这么好听。为此,我也给大家亮亮嗓子,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表示对我们的 祖国尊敬和对亲戚们的厚爱。音乐响起,辛华平唱的舒缓自然,那种对祖国的爱,是 真情的流露,实感的发声。大家听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雄站起来说:受到感染, 我本来也想唱的,但是,时间不早了,都一点了,不唱了。服务员,上菜,咱们开喝开 吃。吃饱喝足后,再唱!
144
热热闹闹的过完了国庆节,秦时他们就一起回南京了。
今年秋天,古城这地方国庆小长假一过完,老天爷就翻脸了。从九号开始下雨, 一直下到霜降节气的第三天二十五号才露太阳。当然,已是深秋季节,晴天特别的 冷,有的人已经早早的穿上棉袄。何茹感觉有些反常,天气不该这么冷。打电话给秦 时。秦时说南京没有那么冷,并让她注意增加衣服。因为秦时知道何茹颈椎有毛病, 所以脖子不能受凉。
何茹心想这天气不正常,康泰诊所的病号一定会增多的。是不是多进一些药? 到了诊所问苏永康。
苏永康说:你管进药你当家,我叫你进陈情的药你也不进啊!问我干什么呢?听 到苏永康的话,何茹当时一声不吭。但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冯新突然进来了。
冯新进门就喊:何医生,到外面来,我给你说句话。
何茹就放下手头打棉球的活,跟着冯新来到诊所外面。
冯新一脸凝重的说:俺伯伯死了。
何茹问:你哪个伯伯死了?
冯新说:还有哪个伯伯,不就是冯德伦吗?
何茹:啊!了一下,显得很着急的样子。急得直跺脚说:怎么会这样呢?太突然 了,这可怎么办呢?
冯新说:我得马上到孙正哪里去,告诉他一声。说完之后,冯新骑着电动车走 了。
何茹走进诊所,把刚打好的棉球收好,她坐在诊桌前双手托腮的想。这个康泰 诊所该怎么办?
冯德伦的去世,使得康泰诊所元气大伤。因为冯德伦在这里坐诊不说,冯德伦 是康泰诊所的法人代表。这个诊所的医疗资质就是依冯德伦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而 合法权利而行医的。现在,苏永康考了多年执业医师资格证都没有通过,只要上边 下来检查,苏永康是没有独立处方权的。如果上纲上线,严格的讲,苏永康就是非法 行医。而自己的乡村执业医师资格证也在三年前脱审了,只是秦时相托卫健委的熟 人关系关照才马马虎虎按照没有托审的关系来对待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自己也 是非法行医。何茹愁的慌。这事该怎么办呢?现在,苏永康还不知道冯德伦去世的 消息。何茹想想刚才问他需不需要多进药时,看他那阳奉阴违的态度,何茹就根本 不想理他。这事到底找谁商量商量呢?何茹很发愁。不行今晚打电话给秦时说说, 听听他有什么好办法吗?
晚上何茹也没什么胃口,她简单的吃了一块锅饼,洗洗漱漱后就上床了。
何茹想:这事必须让苏永康知道,自己不愿意理他,那么,谁给她说更合适呢? 何茹思前虑后,最后,也只能有冯新通过陈情的关系,让陈情告诉苏永康。她想好 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何茹打电话给秦时说,秦时说,今天晚上是星期四,明天我一早回古城,下午我 去卫健委找熟人商量后再作决定。冯德伦去世的事情,等我到家,咱们一起去他家 烧倒头纸,你暂不去。
听了秦时的话,也只能等他回来再说吧!
事情来得突然,冯德伦的行医资格证什么的都在他坐诊桌子抽屉里锁着。现 在,没有他的家人在场,是不好是擅自打开的。苏永康说他急等考执业医师资格证, 要在每一份材料上加盖康泰诊所的公章,公章就锁在冯德伦的抽屉里。他想强行打 开,何茹就不让他打开。于是,两个人就争吵起来。最后,苏永康也没敢撬锁。
秦时从南京坐早班车回来的,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康泰诊所,见到何茹说: 中午随便对付一口,下午一上班我就去卫健委,等我回来,我下班后咱们去冯德伦 家。
下午,一上班他就去了卫健委,商量的结果是,这两天先干着,尽快找到合适的 医生顶上,诊所的证不用冯德伦名义办的证。只要有一个合格的医生估计再同卫生 监督所打下招呼,问题不大。
何茹说:你那个熟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一下子上哪里找像 冯德伦这样合适的医生呢?
秦时说:动动脑筋,多托几个人,或许就有这样合适的人呢?放心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天无绝人之路,问题是能解决的!
晚上秦时来到了冯德伦停棂的地方他们家在古城的城关镇,是自建的民房,房 子面积很大,三层楼估计也也六七百平方米。冯德伦的遗体安放在透明的冷棺里, 冷棺的四周摆放着娇艳夺目的鲜花。冯德伦显得很安详。冯德伦的儿女们,浑身穿 素,披麻戴孝,有的泪水都哭干了,有的还在嚎啕大哭,一脸泪水。
秦时、何茹围着冷棺转了一圈,何茹终于没忍住,也随着孝子们大声的哭了起 来。孙正听到了不一样的哭声,他忙从东厢房里出来向棂棚看。一看是秦时、何茹便 急忙跨入棂棚,拉了一下秦时的手。秦时忘了孙正和冯德伦的关系就问:你怎么来 了?
孙正说:你忘了,死者是我二丈人。
孙正说:何医生、秦主任,走上那边屋里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