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60载!墓前一曲,道不尽的思念绵长

跨越60载!墓前一曲,道不尽的思念绵长

“王杰同志,你虽然离世,但你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壮烈牺牲显你胆勇,永远的丰碑刻你的名……”

在王杰烈士陵园的牺牲地纪念亭前,这位正专注吟唱的,正是王杰烈士的未婚妻赵英玲。为参加此次纪念活动,今年84岁的她专程从大连庄河赶来。这首自编自唱的小调,是一个月前老人专门为王杰创作的。比起多数人从书本、从讲述中认识的王杰,赵英玲心中的他愈发鲜活立体。回望往昔点滴,支持王杰“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从一开始就是她笃定坚守的选择。

跨越60载!墓前一曲,道不尽的思念绵长

“那是1964年,王杰的母亲写信让我去串个门,王杰也同意了。当时他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弟弟妹妹都还小,需要人照顾,家里先后拍了三次电报,他都没能赶回家。我怕他惦记家里影响训练,就想着一定要支持他,于是决定去照顾他的家人。” 赵英玲回忆道。

从山东金乡到内蒙古阿荣旗,尽管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不适,但赵英玲觉得,只要能照顾好家里,让王杰在部队安心工作、专心训练,自己不远千里的奔赴就是值得的。然而,满怀希望的她等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噩耗。回想起60年前得知王杰牺牲时的情景,老人至今历历在目。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悲痛,实在难以置信。那种伤心,换了谁都难以承受。”赵英玲说。

跨越60载!墓前一曲,道不尽的思念绵长

时光流转,赵英玲渐渐接受了现实,却始终承担着照顾王杰父母的责任,而王杰同志的精神也悄然在她心中扎下了根。

当被问及“王杰同志牺牲多年,是否每年7月14日都会想到他”时,赵英玲笑了笑:“不是每年,我是时时刻刻都忘不了。他的人生奉献伟大而有价值,在思想、行动、德行上,都持续给我深刻的教育和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他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乐于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以及‘三不伸手’的精神——不占国家便宜,不占任何人的便宜。”

跨越60载!墓前一曲,道不尽的思念绵长

怀揣着对故人无尽的思念,每年的这一天,她都会来到王杰烈士的墓前看一看,或带来一束鲜花,或带来他生前喜爱的食物。而今年,她带来的是这支饱含乡音的亲切小调。

站在王杰烈士墓前,赵英玲轻声道:“我要唱给他的灵魂听,我唱着这首歌,他就知道我来了。”

编后话,如果说,王杰同志的生命如流星般闪耀星空,那赵英玲的牵挂便似流水般悠远绵长。“听到我的歌声,他就知道我来了。”60载(一个甲子)的执着守候,又何尝不是最纯粹的浪漫与最长情的告白。这份跨越时空的思念,让英雄精神在岁月流转中愈发厚重,也让人间真情在坚守中更加动人。

记者 / 朱芷萱 摄影 /韩林
编辑 /杨梦凡 责编 / 裴培
编审 / 张瑞 监制 / 黄新磊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