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小小吨袋织就乡村“共富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官湖镇孙家村积极探索“小项目”带动“家门口”就业新模式,引进返乡人员开办吨袋加工厂,用小小吨袋织就乡村振兴“共富网”。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小小吨袋织就乡村“共富网”

近日,在位于官湖镇孙家村的徐州飞扬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吨袋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伴随着哒哒声,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半自动缝纫机,将一卷卷聚丙烯编织布加工成出口专用的吨袋。

徐州飞扬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飞介绍:“我们通过引进半自动缝纫设备,每月产量达2万件左右,年产值超500万元。”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小小吨袋织就乡村“共富网”

该吨袋加工厂创始人杨飞曾在常州从事吨袋生产工作8年,2017年返乡时发现,村里很多留守妇女和老人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本着回馈家乡的情怀,杨飞萌生了在本村建设吨袋加工厂的想法。

目前,杨飞的吨袋加工厂已经让本村及周边26名妇女、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孙代群自从吨袋加工厂成立时就在这里上班,她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非常满意。

村民孙代群说:“家离得近,上下班方便,方便照顾家庭。”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小小吨袋织就乡村“共富网”

此外,针对不方便去厂里上班的村民,该加工厂还特别设置“弹性工作岗位”,将缝纫设备搬到村民家里,实现居家工作。

村民张圆圆告诉记者:“我家里孩子太小,去厂上班不方便,于是将缝纫设备搬到家里,工资待遇和厂里员工一样。”

如今,杨飞的箱包厂订单量大幅增加。说起来年打算,杨飞表示,会继续发挥优势,扩大规模,吸纳更多妇女、老人就业,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奔头。

融媒体记者:程艳芳
摄影:杜洋
编辑:程智
责编:郑惠珠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