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想回一趟官湖老家,走到东大医院南边东西路口遇红绿灯,正巧50路公交车也在邳苍公路口等候绿灯。
绿灯亮了,我和公交车同时向北边二十余米的公交站台走,人没有车跑的快,我紧走慢跑,到东大站台还迟了半分钟,50路公交车开走了。
半分钟,30秒,错过了,结果又等了50个30秒,才有从南向北开的中巴车过来。
生活中的机会就这么奇妙,稍纵即逝,感慨至此,写了下文。
人生是一条没有返程的长河,而机会,是河面上闪烁的粼粼波光。
有些机会像早春大地上崭露头角的嫩芽,带着初生的脆弱与希望,在不经意间破土,试探着触碰未知的世界。
若你果敢地伸出双手,接住这份稚嫩,或许能培育出一片繁茂的森林;若稍有迟疑,凛冽的风便可能将它吹残,只留下泥土里浅浅的遗憾。有些机会又似夏日骤雨,来得迅猛而热烈。在乌云压城的时刻,它裹挟着雷霆之势奔涌而来。
有人被雨水的凉意惊得手足无措,错失在雨中起舞的畅快;有人却张开双臂,任雨水冲刷掉过往的桎梏,在酣畅淋漓间拥抱全新的可能,让这场雨成为生命里最难忘的狂欢。
还有些机会宛如深秋飘零的落叶,看似衰败,实则蕴藏着重生的密码。人生的机会从不按部就班地出现,它可能藏在转弯的意外相遇中,它永远不会驻足等待,稍纵即逝是其本性。
我们唯有保持敏锐的感知,才能有机会叩响心之门。
比如我个人一生的几次经历:1963年暑假考高中,油印的榜纸上有我的名却被用钢笔划掉,安在备取第一名处,(其间可能人工检分时出错)如果开学一月内没人休学或辍学,我这一生便与高中无缘了。
找了郝校长询问情况,校长让我开学时先进班旁听,根据经验,开学短时间内总有辍学或休学的,果然,开学三周后,一杜姓学生因家境贫寒而休学,我才有幸注册成了正取生。
六三年可是国家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不久的时期,谁能坚持下来就是胜利,错过这班车,我的人生就得改写了。
再比如,1977年恢复高考,是寒假招生考试,我正在农村代初二的课,进考场时没准备,太仓促,结果名落孙山。
好在1978年暑假招生又给我这个“老三届”(六六年高中毕业生)、已三十二岁的“范进式”的老考生一个机会,我坚持重进考场,再拼搏一次,有的人失去信心,我不信邪,硬冲,结果心想事成,这一生历史从此得到新的校正。
是的,每一次相遇都有可能酿成生命的佳酿,在岁月的窖藏中愈发醇香,我信这个:机会难得,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