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面对零散种植效益低的困境,城河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曹连春的带领下,以改革破局。“当时村民顾虑不少,担心土地‘流’出去就没了保障,也怕集体经营搞砸了。”曹连春坦言。
村“两委”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创新推出“双轨并行”流转模式:对400亩土地采取稳妥租赁方式,村民坐享每亩1200元年地租;同时,对50余户农户的另外400亩土地,则引导其以土地入股村合作社,除每亩1000元基础地租外,更可分享经营利润。这一“保底+分红”的灵活模式,有效打消了村民疑虑,为集约化经营扫清了障碍。
土地集约后,村集体统一实施科学的稻麦轮作种植,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与产出价值。“仅稻麦轮作这一项,村集体每年就能稳定增收45万元,”曹连春指着眼前翻滚的麦浪介绍,“这笔收入是强村的基础,我们用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扩大再生产,还能为入股村民提供更可观的分红。”集体经济的壮大,让村庄发展有了源头活水。
近年来,城河村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北斗导航农机、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
曹连春说:“赤霉病防控期间,农技专家驻田指导,小麦亩产较传统种植提高15%。”
此外,合作社与粮食企业签订订单协议,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农户收益。村民曹成吉正是土地入股模式的受益者,他将自家的8亩地全部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
曹成吉说:“合作社种地技术好、销路稳,我们年底就等着分红,这日子踏实有奔头。”
麦收的喜悦在城河村弥漫,金黄的麦粒映照着村民的笑脸。从零散耕作到规模经营,从单一地租到共享红利,城河村以土地流转为笔,以集体智慧为墨,在广袤田野上绘就了一幅“田增产、村变强、民共富”的生动图景。这金色的丰收,不仅堆满了粮仓,更铺就了一条通往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融媒体记者:王壮
摄影:陈国政
编辑:程智
责编:郑惠珠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