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在路上丨东沙庄村:“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夏收时节,岔河镇东沙庄村的田野间,金黄的麦浪与轰鸣的秸秆打捆机交相辉映。曾经困扰村民的秸秆,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化身“绿色财富”。通过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特色产业,东沙庄村不仅破解了环境治理难题,更蹚出一条“产业强、集体富、村民乐”的乡村振兴之路。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东沙庄村:“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站在占地11亩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前,东沙庄村党支部书记巩凯感慨万千:“去年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废弃养殖场,如今成了村集体增收的‘绿色银行’。”2023年,借力邳州市“一村一品”政策东风,村“两委”瞄准周边7个村每年3万亩耕地的秸秆处理难题,引入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地入股+服务创收”模式盘活闲置资源。

我们提供场地和收储转运服务,企业负责技术加工,去年村集体增收45万元,是过去5年的总和。”巩凯指着标准化厂房介绍,通过集中收储、科学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从不足30%跃升至95%,彻底根治了焚烧顽疾。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东沙庄村:“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粉碎机吞吐麦秸的轰鸣声中,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俊成展示了秸秆的“魔术”:压缩成块的生物质燃料即将发往电厂,粉碎后的碎料正装车运往有机肥厂。

巩凯说:“每吨秸秆经过加工能增值500元左右。去年处理7100吨,带动20多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东沙庄村:“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从“一把火”到“一把钱”,从环境包袱到产业引擎,东沙庄村用创新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准“”字做文章。在这条秸秆铺就的致富路上,东沙庄村正引领着更多村庄,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篇章。

融媒体记者:王壮
摄影:王煌
编辑:程智
责编:郑惠珠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