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中国共产党邳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徐州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今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部署,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争当县域发展“领头雁”、工业经济“排头兵”,努力为省、徐州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王伟代表市委常委会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邳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经济大省扛好挑大梁责任多作贡献的决定》。王伟在讲话中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友峰,市委副书记韩振松,市委常委王谨、陈纬、杨毅、冯飚、王建阳、周林、李鹏飞、董国强在主席台就座。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3年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每次都对江苏挑大梁作出重要指示。在今年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突出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深刻阐述了挑大梁要把握的“四个着力点”。全市上下将其与总书记历次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悟、统筹抓好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全会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穿邳州全部工作的主线。全市上下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决定》明确的任务,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细化思路举措,聚焦挑大梁的责任抓好落实。
全会指出,要深刻把握“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重大要求,走好产创融合之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科技创新沃土,着力招引、培育发展急需的“高精尖”战略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徐州科创圈建设,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拓宽产业创新路径,紧扣六大主导产业,通过广度延伸和深度协同双向发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壮大,加强未来产业培育。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通各种堵点卡点,持续激发产创融合效能。
要深刻把握“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重大要求,用好改革开放之力,增创向前发展新优势。加强对绿电、土地、能耗等资源的统筹,探索共享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用足用好“两新”政策,拓展重点改革的深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跨境电商+产业带”联动发展,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数字贸易等新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常态化开展走访服务企业活动,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社会有序,提升营商环境的温度。
要深刻把握“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重大要求,抓好重大战略之机,打开协同发展新空间。围绕徐州工程机械“一号产业”,推动碾庄、土山、八义集等镇联动发展,做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加快新港及其连接线建成达效,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园,积极推进城建重点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创新开展跨区域联合招商、产业链精准对接等活动,在产业互融、要素互通、资源互享中拓展合作新空间。全面夯实国家安全观,统筹抓好夏收夏种、防汛抗旱、能源保供、骆马湖水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要深刻把握“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重大要求,办好惠民利民之事,绘就共享发展新图景。做强一产增效益,聚焦传统种植,特色种植、养殖,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培优二产强动能,围绕特色产业,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激活三产挖潜力,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电商+直播”等新型模式,拓宽富民增收路径。坚持以产业带动就业,精心办好年度38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用好红色资源,挖掘非遗传承,系统推进“文化+产业”等系列行动,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正向引导与规范约束并重,涵养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扛好勇挑大梁之责,激发干事创业新担当。突出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强基层组织,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巩固深化年”十项重点任务;优化干部选用,真正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全会强调,当前,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攻坚突破,力争形成更多投资量、工作量、实物量,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夯实基础,扎实抓好“十四五”收官工作,科学谋划“十五五”目标任务。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市纪委委员、监委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部分基层一线党代表列席会议。
记者 / 吕希迎 摄影 / 崔亚
编辑 / 卜非凡 责编 / 裴培
编审 / 汤元文 监制 / 彭严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