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遵亚《难忘的岳阳楼大典》这篇文章,仿佛又把我拉回了去年十一月份去的湖南岳阳。使我激动不已,看了一遍又一遍。遵亚是个有心人,事情都过去半年多了,他仍然记得这么清楚,使我惊讶!他那惊人的记忆力,这一点足够说明遵亚记忆不减当年。
当时候虽已立冬,我记得天气不冷,给人感觉仍然秋意正浓。下午两点半的样子,我抬头看到冬天的太阳,特像夏天的云层,让人觉得到暖暖的,走在阳光下面,还有点晒得慌。
我和顾遵亚,在岳阳东高铁站相遇后,两个人热情的上了接站大巴,坐在一起。那多日不见的热情亲切不必多说。
当时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又加事情多,渐渐的淡忘了。《难忘的岳阳楼大典》的发表,又使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觉是那的美好。
文章写到:
"朵兰达V酒店把我和陈志宏老叔安排在一个房间,拿到房卡后,我心里非常高兴。陈志宏表叔和我是一个自然村一一左庄村,分为左东、左西二个行政村,表叔属左西村,我属左东村。我们小的时候同在左庄小学上学,我年龄比他大,高三个年级。他上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父亲是山东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参加工作后,当时受迫害,被下放回老家,他就辍学了。自那以后我们见面机会就很少了。这次我们同时被邀请来参加今古传奇杂志社举办的艺术大典,又住在同一房间,所以心里非常高兴,我们要好好地聊聊过去和现在。"
和能谈得来的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恰巧,我和遵亚被酒店工作人员安排在一个房间内,这下子可给我们提供了良好说话空间。我心想,这冥冥注定是天意吧!我想这或许就是上帝眷顾我们叔侄二人吧?
说来也巧,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长我三岁的遵亚,虽说在一个学校上学,但不是一个班的,按(理说我们不该认识的。可在那个特殊年代,"文化大革命"运动,批斗成份不好的刘先舟老师,大我三岁的侄子、三叔都和遵亚一个班的,正好,我侄子是红卫兵总司令,所以,每次批斗刘老师时,我侄子是总指挥,他是前先锋。在一次游乡的时候,我们两个班的人经列队走在一起。那个时候,时常时人说,遵亚和我三叔成绩都比较好。后来,我们都不上学了。和三叔一起劳动的时候,经常聊起那段难忘的日子。我三叔就告诉我,说当时上学,班里就他和遵亚成绩较好,说我那造反派头子的侄子,就是个学生混子,要不是"文化大革命"运动,说他连小学都上不完。那会儿我就认识了解遵亚。
后来,我们有几十年没有见面了。到又认识的时候,我们都退休了。
退休无事干,也是闲着无聊,我就在手机上划拉点小文章,接触了一些好写东西的人,也就是这种兴趣爱好,在我请"邳州文化网"主编刘波涛主编吃饭的一次饭局上,他把从上海回来的遵亚带来了。见到遵亚后,我们都愣了。当刘波涛主编刚要介绍时,我说:"不用了,我们认识。遵亚说:"我是不是喊你表叔?"那场酒,我本是想答谢刘波涛主编和黄兴洲老师们的。可同遵亚的邂逅,使我喜出望外,真是巧合,但是,我更相信这是缘分。我们从小都在一个校园中读书,在左庄那片土地上,一起度过了我们的青少年。在左庄的一条条带着泥土芬芳的小路上,留下过我们共同的足迹。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回忆。
我对遵亚早有耳闻,他是一位忠厚善良的老实人。人长得不高不矮,微胖的身板,不仅脸型厚道漂亮,体型也很富态,见人不笑不说话,天然亲和力较强,就是女人见了都想与他答讪,我们同性都特喜欢和他说话聊天,而且没有厌烦的时候。那次岳阳之行,我算我们聊了个够,除了活动吃饭休息,其他时间我们在一起都在聊天。我们聊小时候批斗校长,批斗美术、音乐老师刘先舟的情景。遵亚不赞成那样惨无人道的五花大绑,不赞成那样的辱骂毒打那样老实忠厚的孟校长、刘老师。那时候,我们虽然不大,是非曲直还是刚刚能分辨的清楚。我想遵亚都上六年级,十多岁的人,他比我更知道仁义礼智信,那样的摧残老实人有些过分。
遵亚对我说:"表叔,我在官湖农业银行工作期间,曾经到过刘先舟老师家去过,那时候,他巳经七十多岁了,退休后,身体一直很硬朗,在家写写字,画画,养养花什么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刘老师是中国美院的高材生,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等人都是他的老师,所以,刘先舟老师的书法和绘画都有教好的功底。在加上刘老师为人正直,所以,对待我学生都很好。"
听到遵亚这样说,我有同感。当年刘先舟老师在我们左庄小学教书时,刘老师论家族关系,他应该是我母亲爷爷辈份的人,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有时候我母亲也时常请他来我们家里吃饭。他和我父亲很能谈的来,于是,在给我们班上美术课的时候,刘先舟老师对我很负责任。所以,遵亚说刘先舟老师的情况,我都有所了解。
岳阳酱板鸭在湖南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在岳阳一带,几乎是家喻户晓。其独特的腌制酱料和慢烤工艺使得鸭肉的鲜香与酱汁的浓郁交织在一起,味道层次感和深度都非常出色。临来岳阳的时候,孩子嘱咐我回来带两只。我经过多方面打听,宾馆的服务员对我说:"离我们入住的宾馆左侧四公里地的菜巿场哪里有一家是出了名的好。"吃过晚饭,我要去买,遵亚要陪我一起去。我嫌远,不想去。他对我说:"远点有什么关系,我陪你去,说说话就不知不觉的到了。你自已去,多孤单讶!"盛情难却,遵亚就这么的善解人意,对人都那么真诚。
在我们左庄村民心目中,遵亚是一位讲究的人。"如果和遵亚处不来的人,一定是个不受人尊重、不懂礼的人。"这句话说的实在,这也是我们庄村民共同的认识。这几年,由于我和遵亚有了共同的爱好,都喜欢写点小文章,我们接触逐渐多了一些。可是唯一不足的是,他居住在北京,我在南京带孩子,两地相隔两千多里路,但是,现在通迅发达,我们时常的通话视频交流。遇到重大节假日,我们相约回邳州老家。在这段相处中,我感到和遵亚相处,晚年得到了很多幸福。今天,因遵亚的一篇文章,使我想起来这么多,写岀来,我特别幸福和满足。真的,和一位忠诚的老实人在一起,使我开心快乐。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