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的感觉与诗

作者:周 波

贾政的感觉与诗
前不久,鄙人曾为王伟业先生研究《红楼梦》诗学的专著,写过一段小拙。他的大作《诗满红楼》,研究《红楼梦》中的诗,非常透彻有建树。

说到贾政,凡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对他能写诗的趣味估计很不在意。实际情况,他在《红楼梦》中角色写诗是最少最少的,个位数都谈不上。但他对诗却有自己的感觉,而且对儿子贾宝玉的诗敢于评头论足。

现录贾政关于题咏小像一首七律,以示缘由。“功名难遂一庸夫,忠正端方似腐儒。烈火烹油伤聚散,鲜花着锦阅荣枯。流年如梦惟宜谨,大厦将倾讵可扶。兰桂齐芳观后望,精诚携手待重苏。”贾政应名是家长,他的这份职衔,并不名正言顺。因为家族最高统治者为史老太君,年事已高,不能亲政,委托他代为履行职务。

在中国文坛上,像贾政这样说得多、写得少,甚至述而不作的作家、批评家,倒是大家都见识过。

贾政对宝玉的诗,评语是“到底词句不雅”。社会在变,文学也会变,大观园里的年轻人,如醉如痴地迷上了《西厢记》、《牡丹亭》,并努力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去。根本不再惟他马首是瞻,对他的“东风射马耳”式的教诲,实际上置若罔闻。

这使得政老前辈不得不吼了,他骂贾宝玉“无知的畜生”、“孽障”,这位“代”家长的恫吓,到底有多少人买账,连他自己也知道无人在乎。

吼归吼,但大观园里的匾额,仍旧采用了宝玉拟就的题名对联,贾政只好自惭弗如。最可笑的是,省亲当夜,元妃亲自主持了一次“诗歌大奖赛”,既未让贾政来首应景诗唱和,也不给他一个“评委”当当。对他的《归省赋》不置一词,元妃也真叫她老爹栽面的了。不过,好在贾政能领会上头精神,既然元妃夸好,他也对年轻人的诗“称颂不已”了。

贾政就是“假正经”?很多人持此说,仿佛看透红楼似的;也有很多人认为贾政是真正经,与他袭了爵的哥哥贾赫和终日求仙炼丹的贾敬不同。他从小爱读书,尊崇儒学之道,深受以军功出身而封公爵的爷爷喜爱。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身正气,是家族的一大顶梁柱。

王伟业先生在《诗满红楼》中也有评点,认为上述不同争论,不无道理。都是豹之一斑,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贾政。因为人是多面性的,更别说在曹雪芹曹大师的如椽巨笔之下。

读罢《诗满红楼》,心潮难以平静。深为王伟业先生研究《红楼梦》诗学而折服。书中的诗词曲赋,虽并不都是茫茫文海中的精华,但从小说角度论,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源于小说,高于小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是古典小说与中华诗赋完美融合的典范,也不愧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