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您开口 我们搭把手
近日,市民耿先生通过“搭把手”市民服务平台反映,在世纪花园小区东门外恒山路辅道上,有人私自加装两条减速带,不仅影响车辆正常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
公共辅道惊现“拦路虎”
市民投诉,私设减速带添堵
“恒山路是公共道路,若所有单位都随意加装,交通秩序岂不是乱套?”市民耿先生表示。
记者来到现场看到,世纪花园小区东门两侧恒山路非机动车道上,两条黑黄色相间的减速带长约5米。在减速带两端,预留空间有限,非机动车通过存在困难。记者注意到,非机动车经过该区域时均需减速,车身有明显颠簸感,路过市民均对该处设置减速带表达不满。
“骑电动车到这儿都得急刹车,后车稍不注意就追尾,危险得很!”市民黄先生说。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小区称护安全,路人斥越界
附近商户透露,这个减速带已存在一个多月,是小区物业放置的。记者前往世纪花园小区物业公司了解情况。物业相关负责人解释,因小区紧邻学校,高峰时段非机动车流量大、车速快,此前已多次发生剐蹭事故,因此安装了减速带。
“这是业委会的要求,我们也很为难,不装业主有意见,装了又遭路人反对,这个问题你还是去找业主委员会吧!”世纪花园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
世纪花园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人杨先生说:“一开始,物业怕担责任不愿装减速带,我们找了好几个部门办审批,却不知道该找谁。没办法,只能让物业先装上了,这也是为了业主安全,所以不会主动拆除。”
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均称设置减速带是为保障业主安全。然而,这样的解释未能获得过路市民的认可。过路市民认为此举妨碍通行、增加隐患。
相关部门
违法设施谁来拆?
市政道路减速带能否私自设置?应由哪个部门审批?市住建部门明确回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安装减速带,属于违法行为。
但当记者追问拆除责任时,问题却陷入僵局——住建部门称执法权已下放街道,运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却表示“未接到相关权限通知,无权处置”。
针对执法权移交争议,记者向市住建部门求证。住建部门查阅2021年《市政府关于在各镇(街道)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通知》后确认,其中明确街道负有相关执法职责。记者将此文件内容反馈给运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方核实执法权移交清单,承认包含此项内容,并承诺将尽快到现场核查,依法开展拆除工作。
“文件明确规定执法权已下放街道,我们会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先下发整改通知,再依规拆除。”运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减速带私设现象,在城区长江路、银杏大道等路段屡见不鲜,记者分别询问市交警、住建、城管等多家单位,而各部门“无权批准”的答复,更让管理陷入无解循环。
权力下放不是责任的“甩锅”,而应是服务的“接力”。权力下放不能下放出“管理真空”。一条小小的减速带,本是为了保障安全,却因执法权力交接的尴尬局面,折射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短板。城市管理,重在细节。若连一条减速带的归属都难以厘清,何谈应对更复杂的公共问题?
相关部门亟需明确权责清单,建立联动机制,避免让小事拖成隐患。同时,也应畅通市民投诉渠道,让问题有人接、有人管、有人督。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不仅需要制度设计,更需责任担当——毕竟,安全无小事,管理不能“减速”。
有事您开口,我们搭把手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急事、难事、烦心事,请拨打电话:0516—86288927,或者在“邳州银杏甲天下”APP——“搭把手”市民服务平台中反映,银杏融媒记者将第一时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编辑 | 杨梦凡 责编 | 朱昱
编审 | 张瑞 监制 | 彭斌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