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一张特殊的小炕桌

作者:张开文

有感于一张特殊的小炕桌

难忘的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延安之旅,给我留下终生而美好的记忆。特别是我们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张特殊的小炕桌。这是在陕北农村最普通的一张小炕桌。听讲解员的详细讲解,我们便知道这张小炕桌的特殊。

1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东征部队,来到距黄河不远处的清涧县袁家沟村。毛泽东住在老乡白育才家,并将这里作为东征指挥所,为了方便毛泽东办公,主人把家里唯一的小炕桌搬过来供他使用。

2月6日,陕北普将瑞雪,翌日清晨毛泽东披着一件蓝布棉大衣,信步黄河边,当他登上高家源时,远望雪原逶迤,大河静谧,望着天上纷纷扬扬下着鹅毛大雪,整个大地银装素裹,一片雪白,气温迅速下降,黄河的水很快结了冰,坚硬的冰块为红军架起了一座通向彼岸的天然桥梁,真是天公作美,随人所愿,此时无声胜有声,毛泽东主席诗兴澎湃,浮想联翩,回到窖洞,于是伏在小炕桌上,奋笔疾书,一首千古绝唱跃然纸上。

一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也就在这普普通通的小炕桌上,毛主席在这里起草了《东征宣言》、《关于东征的作战命令》等重要的文件。 看到这些,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一生中写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最著名的就是这影响大千世界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每当我一次一次朗诵这首诗词的时候总会为伟大领袖气势磅礴所震撼!这就是在中国诗词史上一座永恒丰碑。

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这特殊的小炕桌,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极其筒陋的延安的窖洞的小炕桌上,摊开地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志人家沉着果断,指挥若定,率领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乌江天险、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战腊子天险,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在陕北延安窖洞里的小炕桌上,毛主席指挥千军万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很难想象这特殊的小炕桌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次延安之旅,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坐在窖洞昏暗的油灯下,奋笔疾书、挥挥洒洒写下气壮山河的篇章。 正如歌词中唱到: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春夏秋冬夜长明,伟大的领袖灯前坐,铺开祖国锦绣前程…… 这特殊小炕桌永远凝固在我们心灵深处。

(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