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岁的晏晴,2013年进入黎明食品公司工作。从最初的保洁员、接待员、仓库管理员,到如今的深加工生产车间主任,她从稚气未脱的一线员工成长为懂生产、懂技术的车间“女汉子”。在扎根一线的12年里,她辛勤耕耘、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刚进公司时,晏晴担任办公楼保洁员兼招待员,负责擦地、打扫、布置会议室等基础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为同事们创造舒适干净的工作环境。这份工作培养了她细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晏晴主动申请深入生产车间。2014年7月,她被调入仓库担任管理员。工作中,她坚持学习分类管理方法,仅用一年时间,就对仓库内所有设备、配件、工器具、电气元件等物品的存放位置了如指掌。晏晴回忆说:“刚开始,仓库物品繁多,各类扳子、钳子等工具让人眼花缭乱。我在入账、台账、盘点、标识罗列这些细节上下足功夫,就是为了让使用者能第一时间找到所需物品。”
2015年对晏晴来说,又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她实现了从自己干到带别人干的转变。由于工作的需要,在那个夏季,公司安排她负责起了原料去头铡蒜加工工作。她带领近百名加工人员一起忙碌,维持加工秩序、控制损耗、严把质量关,将收发货管理的井井有条。她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恪尽职守,不计较个人得失,经过3年的历练,她快速成长为粉粒车间的主要负责人。
担任粉粒车间负责人后,晏晴深入钻研生产、设备操作等技能,致力于优化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她带领员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岗位定职管理,并提出将公司4人操作的大吨位投料机改造为单人操作的小型投料机方案。该方案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完善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晏晴分享说:“刚到粉粒车间时,蒜粉气味刺鼻,蒜片袋子沉重,对体力要求很高。我意识到不能蛮干,必须讲究技巧。于是,我们提议将投料方式改为自动化,直接节省了一半人力,工作轻松多了。”
2018年8月,随着公司灌装生产线启动,晏晴主动带领3人组建灌装车间。她在车间推行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制定完善车间管理条例、操作规程、劳动日报表等制度,并率先推行生产晨会制度,后在全企业车间推广。此外,她多次提出优化车间流水线作业和工艺的合理化建议,均被公司采纳。
其中,灌装车间流水线布局优化方案尤为突出:不仅将前道工序改造为U型生产线,还打通车间阻隔墙,以半米运输带连接,实现了作业流程的连贯性。晏晴自豪地说:“通过流水线改造和流程优化,我们覆水蒜粒(塑料瓶装)单瓶成本从0.36元降至0.13元。”
在组建灌装车间的过程中,晏晴十分重视传帮带工作。如今,车间团队已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18人。灌装车间员工潘瑞锋称赞道:“晏主任总是带着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发现问题就耐心讲解。生产中,只要员工有想法,她都会第一时间沟通引导,让大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
十二年光阴,晏晴用奋斗镌刻出一道独特的“敬业等高线”。她连续多年荣获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员工”“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评宿羊山镇“最美劳动者”;2022年被授予“徐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谈及荣誉,晏晴表示:“被评为徐州市劳模,既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今后,我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还要精益求精,带动更多人共同进步。”
融媒体记者:程艳芳
摄影:王自江
编辑:杨梦凡
责编:郑惠珠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