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许村农家书屋,木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文学经典、农业技术、儿童绘本等3000余册书籍。4月23日上午9点,读书交流会在《平凡的世界》选段朗诵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白发老者讲述《红岩》中的信仰力量,年轻妈妈分享绘本共读心得,农技专家解读《果树修剪实用手册》,不同年龄、职业的阅读故事交织成乡村振兴的文化图景。
院许村党总支书记杨宁向记者展示了村民自制的“好书漂流卡”。他说:“过去组织读书活动要靠发洗衣粉吸引大家参与,现在每周三晚的读书沙龙都得提前占座。村里组建的‘金话筒’领读团已发展至20余人,成员涵盖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种植能手等多元群体。”
为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书屋特别设置了“阅读存折”,学生们可通过累计读书时长兑换文具盲盒。“今年春节,我们举办了首届‘乡村诗词大会’,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稚子都能吟诵经典,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杨宁介绍。
种了半辈子地的院许村村民许士岭,如今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以前觉得读书是文化人的事,现在白天学《高效生态农业》搞种植,晚上陪孙子看绘本。”他翻开记满笔记的书本,书页间还夹着农技专家的联系方式。
“农家书屋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乡村振兴的‘智慧粮仓’。”陈楼镇宣统委员李猛指着墙上“季度阅读之星”公示栏介绍:“我们通过‘五个一’工程推进书香建设,正在探索‘点单式’图书采购。2024年,我们根据村民需求,新增果蔬种植类书籍400余册,让知识真正服务于生产生活。”
据了解,陈楼镇将推动数字阅读平台与实体书屋联动,让田间地头的农民也能随时“掌上充电”,进一步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融媒体记者:王壮
编辑:郑惠珠
责编: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