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在徐州筑之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到马庆伟时,他正指导工人安装湿喷台车的电缆卷筒。这台湿喷台车是他最新研发的非煤矿山支护设备,电缆卷筒优化正是团队近期攻克的技术难点之一。“我们每天要检查重点部位作业7到8次,确保达到技术要求。”马庆伟说。
作为专业矿用井下运输设备生产企业,传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少、卸料慢的问题长期困扰矿山生产。马庆伟深入一线调研,通过改进叶片角度、增加罐体升降装置,成功研发出适应不同巷道的运输车。“我们根据各类巷道特点进行针对性改进,使装卸效率大幅提升。”
在马庆伟带领下,团队成功实现从矿用减速器配件生产向整车制造的战略转型。他深入调研矿山实际需求,针对不同作业环境,主导研发了多款适应性强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多功能工程车。凭借这些努力,目前企业已累计获得30项设备研发专利。
马庆伟告诉记者:“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和技术攻关,我们成功研发了30余款新车型,年产能突破400台,市场反馈良好。”
这一系列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马庆伟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为精准掌握各类矿用车辆的性能需求,他坚持深入井下实地调研,每种车型都要花费半个月时间进行数据采集和工况测试,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马庆伟表示:“我们每研发一款新车,都会第一时间送到矿山现场进行测试和指导。从最初客户的不理解,到最终获得认可,这种转变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作为硕士研究生,马庆伟本可选择舒适的办公室工作,但他却常年扎根矿山一线。“每次下井都要待上半个月,和工人们同吃同住,确实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他表示,“但这个行业需要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
对于行业新人,马庆伟说:“年轻人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技术需要日积月累,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真正练就过硬本领。”
融媒体记者:马艺萌
摄影:陈国政
编辑:卜非凡
责编: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