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小学时,阅读了由中国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己在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国统区监狱渣滓洞、白公馆的真实经历与见闻,创作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红岩》。书中的许云峰、华子良、江姐、双枪老太婆和小萝卜头等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5年清明节前,《红岩》小说中“疯老头”华子良的生活原型韩子栋(当时任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和小萝卜头的狱中难友李碧涛,来到邳县(今邳州市)八路中学作小萝卜头事迹报告。从而使我对小萝卜头的事迹有了初步的了解,便知道他的故乡就是我们八路镇杲堂村。我的家住在岠山东,而小萝卜头的老家就住在二龙山东,两处间隔相距不到3公里。
1986年4月18上午,韩子栋以及小萝卜头的大姐宋振平、二哥宋振镛(一起陪同来的还有宋绮云的长子宋振华、三女宋振西、四女宋振亚),在八路镇政府礼堂作关于小萝卜头及其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被捕后,他们在敌人监狱里,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坚强勇敢,毫不畏惧,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同敌人作顽强的斗争,直到1949年9月6日遇难的经过。
时光荏苒,急景流年,不知不觉19年过去了。
2005年初,邳州市八路镇党委政府准备在风景秀丽的岠山脚下筹建小萝卜头纪念馆。为了搜集到小萝卜头的事迹材料,5月17日,我和镇政府的两名领导同志,陪同小萝卜头的二哥宋振镛老人,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小萝卜头的出生地~西安,搜集小萝卜头的相关材料。
接着又前往关押过小萝卜头及其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的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白公馆监狱、贵州息烽集中营 (阳郎坝监狱)和贵阳麒麟洞监狱。全过程地搜集共和国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事迹材料。
在几个月的收集资料中,同时也搜集到了更多关于他的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在狱中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事迹材料。
2006年清明节,小萝卜头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徐州日报》《新华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相继都刊登了小萝卜头纪念馆建成开放的消息。
在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之后,便酝酿写《宋绮云传》一书。邳州几位著名的革命烈士如李超时、娄梦侠、魏云岭等,分别都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写了传记出版。而宋绮云烈士虽然在多种党史、文史资料和书籍上,也有一些零散的事迹材料,但不规范、不全面、不系统。为了使读者能读到一本完整的宋绮云事迹材料,决定写一本《宋绮云传》。
由于当时在岗上班,镇里繁琐事较多,天天东一头、西一脑的忙于工作,静不下心来整理书稿。
2020年初,已经退下来的我,总算能安稳下来,集中精力和时间,坐下来写书稿了。
编写书稿过程中,在我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先后又参考了《徐州市志》《邳县志》《邳县党史资料》《八路镇志》等书籍。还要特别感谢宋振镛和宋振西两位老人,他(她)们为我提供的史实资料。
到了2023年底,经过近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宋绮云传》25万字的书稿(宋绮云出生于1904年,2024年是他诞辰120周年,以此书作为纪念)。该书在付梓前,宋振镛老人还为《宋绮云传》题写了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