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事关民生需求和幸福指数
近年来
我市着力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提供助老服务
健全助餐体系
开办养老服务站等方式
为老年人打造
温馨幸福的晚年生活
政府买单+专业守护
“一键预约”居家养老
近日,助老员杨西彩来到赵墩镇崮子村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任俊兰的家中,为老人打扫卫生,询问老人身体健康、生活起居等情况。
助老员杨西彩说:“我每月来两次,帮助老人做家务、理发、测量血压,给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悉,这是我市推出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社会力量为低保、特困、高龄失能老年人定期提供上门服务,涵盖照料、洗涤、代办、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
目前,像杨西彩一样的全市助老员有60多人,他们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守护者”。据统计,2025年1-3月,我市共有3700余名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冯丹介绍:“我们针对服务对象情况,就近招聘助老员,打造15分钟服务圈,可以更快速、更方便照顾老人。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助老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2元一餐+文化加餐
社区食堂升级“幸福能量站”
民以食为天,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吃”是“重头戏”。优化助老服务的同时,我市还创新老年助餐服务模式,通过市场主体投资、政府补贴建设以及村集体收入支持等方式,在全市各村(社区)开展助餐服务。
中午时分,土山镇滨河花园内的古来稀食堂变得热闹起来,老人们陆续来到食堂排队就餐。86岁王树群作为食堂的“常客”,自食堂营业以来,他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就餐。
老人王树群说:“食堂早上供应油条鸡蛋,中午的菜有荤有素,还有热汤热水,我们吃得舒心放心。”
该食堂主要服务滨河花园小区60周岁及以上人群,提供早中晚三餐,每人每顿饭收取2元,平均每天就餐人数约40人,优惠的价格、可口的饭菜,让老人们倍感温暖。在此基础上,食堂定期为老人组织免费理发、集体文娱活动,丰富老人茶余饭后生活,切实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张姗姗介绍:“全市多个社区结合实际,推出不同优惠政策,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种类丰富的助餐服务,让他们吃得更营养、更放心。”
中医+康养
居家服务站变身“银发乐园”
时代在发展,老年人的生活、就医等多元化需求,需要社会层面的温情关怀,更需要精准化的服务举措。我市积极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在东湖街道前沙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张全玲正在接受足浴理疗。
老人张全玲说:“近日,我的腿脚发沉,走路很吃力,所以过来做下足浴理疗。这里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一次只需12元,效果很不错。”
服务站以中医养生为特色,向辖区老人提供艾灸、拔罐等养生服务。在推行传统养老模式基础上,服务站还为老人制定“课程表”,推出各类娱乐活动,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
东湖街道前沙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主理人王淼说:“我们经常带领老人做健身操活动身体,并教他们弹琴、画画,让大家放松身心,保持好心情。”
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多措并举守护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让老年人健康养老、乐享晚年。聚焦精准化养老服务,我市将通过依托现有资源改建一批、因地制宜新建一批、支持市场主体挂牌一批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助餐服务设施,扩大助餐服务供给,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今年,我市计划在城区新建5个长者食堂,同步完善适老化措施,适当添置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 李索雅 杜洋
编辑 / 程智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张瑞 监制 / 赵源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