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八仙传奇之五《玉笛仙踪》——韩湘子转世·阿峰传

作者:周峰

邳州八仙传奇之五《玉笛仙踪》——韩湘子转世·阿峰传

第一章 退休不褪色
邳州市官湖镇新开的”听风轩”字画店里,总飘着若有若无的笛声。店主阿峰两鬓微霜,一身洗得发白的水利制服,正用自制的竹浆纸给《八仙过海图》做软裱。
“老陈,你这画得改改。”顾客看着韩湘子的玉笛,”这支笛尾刻有“云外清音”四个篆字。”顾客惊讶地看着他凭空在画上添出字迹,更奇的是墨迹竟渗入三百年前的宣纸,宛如原本就有。
水利局的老同事来串门,发现他裱画用的糨糊里掺着官湖特有的青藻,裱好的字画遇湿不潮,反而散发莲香。

第二章 笛引仙踪
阿峰总爱在黄昏时到官湖桥上吹笛。某日暴雨突至,他随手摘片苇叶遮挡笛子,笛声竟引来了鱼群跃出水面,每条鱼背上都有金色纹路,拼起来正是半阙《浪淘沙》。
镇上开始流传:听阿峰笛声长大的孩子,高考作文总能拿高分;更玄的是,有年大旱,他对着干涸的湖床吹了三天《龙吟曲》,第四天清晨,湖心突然涌出清泉,泉眼形状酷似笛孔。

第三章 水墨玄机
“听风轩”有项绝活——能将破损的古画修复如初。有收藏家带着被虫蛀的郑板桥墨竹来求助,阿峰从后屋取出个蒙尘的紫檀匣,里面躺着支残缺的玉笛。
“用这个当镇纸。”他将笛子压在画上。月光透窗而入时,笛孔中飘出缕缕青烟,化作细竹补全画作。更神奇的是,收藏家次日酒醒,发现修复处题着首新诗:”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落款竟是韩湘子!

第四章 八仙暗线
邳州举办”运河记忆”书画展,阿峰受邀修复一组古画。当他展开破损的《漕运督工图》时,袖中玉笛突然发烫——画中督工腰间别着的,正是他梦中那支笛子!
深夜的修复室里,水墨自行流动。阿峰眼看着画中督工变成个吹笛少年,背景里浮现出七个模糊人影:拿玉板的官员、挎花篮的姑娘、拄铁拐的老者…最清晰的是个倒骑毛驴的背影。
“原来你们在这儿…”他蘸着官湖水调墨,补全的画面突然活了,八百年前的漕工们齐声唱起引水号子。

第五章 记忆潮涌
暴雨冲垮了官湖老堤。阿峰在抢险时坠入激流,怀中的玉笛突然发出青光。水底浮现出前世记忆:
唐代长庆年间,少年韩湘子在洛阳桥头以笛声超度水鬼;终南山修炼时,他创出《水龙吟》镇压黄河蛟龙;最痛的是东海之战,他为救何仙姑,将本命玉笛震裂,那段带着”云外清音”的笛尾至今下落不明……
“阿峰!”救援队把他拉上岸时,发现他紧攥着块刻有音符的河底青石。

第六章 仙器重圆
“听风轩”突然来了六位怪客:
– 穿中山装的官员指着玉板问价
– 挎花篮的姑娘非要买装过笛子的紫檀匣
– 最数那个满身猪粪味的大汉难缠——他硬说裱画的糨糊里有他祖传秘方。
当夜子时,七人齐聚官湖畔。阿峰的长笛突然飞向空中,与萧然玉板拓印的音符、婉荣清莲簪上的露珠、李威剁骨刀背的《将进酒》诗句拼成完整玉笛。笛声响起时,干涸多年的古运河故道竟涌出清流。

第七章 魔音乱水
官湖水突然散发恶臭。阿峰检测时发现,水底沉着七根刻满魔纹的青铜笛——正是当年韩湘子镇压水妖的法器,如今被黑莲魔气腐蚀成污染源。
更可怕的是,镇上孩子开始梦游到湖边,用树枝在沙滩上反复画着相同的笛谱。阿峰认出那是《引魂调》——八百年前他用来超度水鬼的禁曲。

第八章 以音破障
月圆之夜,阿峰站在七根青铜笛围成的阵法中央。他吹响重圆的玉笛,笛孔中飞出:
– 终南山的雪水音符
– 洞庭湖的浪花节拍
– 泰山的松涛和声
– 最震撼的是副歌部分——官湖八百年的渔歌突然从四面八方响起,化作金色音刃斩向魔笛。
当最后一根魔笛碎裂时,阿峰的白发转黑,面容恢复青年模样。岸上的婉荣突然泪流满面——此刻的他,与东海之战时那个为她挡下致命一击的韩湘子重叠了。

第九章 水韵今生
现在的”听风轩”成了非遗基地:
– 裱画用的官湖藻胶能治失眠
– 儿童书法班教材是《水龙吟》简谱
– 最神奇的是雨天时,所有字画都会浮现出隐藏的水纹,连省文物局都来取经
阿峰仍保持退休老干部的习惯,每天看《新闻联播》时总不自觉用钢笔在报纸上画音符。有次强降雨预报,他画满整版后,暴雨路径竟真改了道。

第十章 余音绕梁
官湖新立的”水文化碑”上,阿峰题写的《治水箴言》有个彩蛋——用紫外灯照射,会显出八种笔迹的批注:
“此子可教”(铁拐李)
“记得还笛”(吕洞宾)
“来跳广场舞”(蓝采和)
……
落款处的水滴形印章,对着月光能看到两个相拥的小人——正是韩湘子与何仙姑的剪影。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