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坤:40年坚守,让蓝印花布绽时代芳华

王如坤:40年坚守,让蓝印花布绽时代芳华

在岔河镇良壁村,有一间民房,里面藏着数百件蓝印花布。这里是王如坤自掏腰包打造的小型蓝印花布博物馆,如今,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在这里探寻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3月21日,记者见到王如坤时,他正在制作印染蓝印花布所需的花板。

王如坤告诉记者:“刻板是蓝印花布制作的第一道工序。蓝印花布上的每一处花纹,都取决于花板的图案。”

王如坤:40年坚守,让蓝印花布绽时代芳华

制作一张成功的花板,短则一两天,长则四五天甚至更久,十分考验手艺人的耐心与功力。“刻板是细活,得慢慢来,要是花板某个小地方刻坏了,整块花板就报废了。”王如坤说。

王如坤是蓝印花布第五代传承人,秉持家族传承精神,一直致力于恢复这项传统技艺。“上世纪70年代,大家忙于生产,我母亲打算把家里传下的花板烧掉,我极力阻拦才得以保存。这些花板对后来恢复印染帮助很大。”王如坤回忆。

王如坤:40年坚守,让蓝印花布绽时代芳华

受王如坤影响,女儿王学云也掌握了这门技艺,被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定为第四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邳州蓝印花布”代表性传承人。王如坤的外孙女王萍今年21岁,在她记忆里,王如坤平日不是制作花版,就是染印花布。

“小时候家里桌上、床上、书柜里到处都是蓝印花布。那时我只觉得新奇,长大后才明白这是在传承非遗,意义非凡。”王萍说 。

在传承基础上,王如坤还积极创新。传统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花、草、鱼、鸟,他创新性地将汉画图案、京剧脸谱、民间故事传说、甲骨文等融入印染,创作出100多幅图案各异的作品。

王如坤:40年坚守,让蓝印花布绽时代芳华

多年来,王如坤全身心投入蓝印花布创作与印染,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非遗传承人”“徐州市最美五老”等称号。在他心中,传承和发展蓝印花布技艺是最重要的事。

“既然身为邳州蓝印花布传承人,我就有责任和义务让这项非遗被更多人知晓。”王如坤坚定地说。

融媒体记者:鲁瑞宝
摄影:杜洋
编辑:程智
责编: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