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268—271)

作者:陈志宏

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268—271)

2 6 8

刘坤成对付这样的酒场是,迎刃有余的,他和邓来福两杯酒喝完后,来到了邓西平的跟前,给邓西平端了两杯酒,然后又给花玲玉端了两杯酒。自己敬完长辈后,来个大总结:"凡是和我同辈能喝酒的人,咱们共同喝两杯。邓来运率先站起来说:"大家都站起来,咱们陪刘书记喝了这杯酒。"邓诚、邓韵和柳子也都站起来,大家一饮而尽。

这时酒场进入了高潮,花玲玉也沉不住气了。她提议:"柳子、青青、艺红咱们四个人喝酒。"她又没说喝几杯,他们连喝了两杯后,梁青青说:"娘,你不能光找我们喝,你何不让远道而来的弟弟们喝呢?"

花玲玉说:"青青说的好,来喜、邓武、邓文咱们四个喝,不会喝的不勉强噢!"

这三个名牌大学生,都要给母亲大人端酒。花玲玉说:"算了,等娘喝你们结婚喜酒时再端吧!"

邓文说:"娘,你这个愿望不远了,我正在积极努力寻找另一半呢?一旦成功,首先带来给娘开心开心,这也算为儿的一片孝心吧!"

花玲玉说:"好!为娘我爱听邓文这话。"

邓文陪花玲玉喝了一杯。然后邓来喜、邓武分别和花玲玉喝了酒。这样,这场酒就接近尾声了。

三嫂回到柳家湾家里看了看家,柳子给她看管的很好。晚杏树坠满枝头,火红的石榴正在盛开,门口的菜园地里的辣椒,茄子,小青菜长势喜人,院子干干净净的。柳子经常给她打扫,门挨门,扫了自家门口多扫几下,就把三嫂门口扫完了,浇了自家菜园顺手扯下水管就把三嫂的菜园浇好了。当然,园地里的蔬菜是柳子家人吃了,吃不完柳子或提到花家湾市场上买,或者送人。总之只要你看见柳子,一天到晚都是在忙忙碌碌着。人都说招闺女婿玩把戏,闹着不干,耍儿戏。可邓诚可不是那样的人。邓诚进了抑家的门,忠诚可靠,跟着岳父不几年就把木匠全套的手艺学成了。现在,邓诚一般的家具都不干了,专门给人家做棺材。在秋河一带,柳家湾的棺材是出名的。然而,柳子家做的棺材是最好的,一般都不存货,有些时候,都做不上买的,利润相当可观。因此,邓诚和柳孑的关系非常好。俗话说得好"夫妻齐心,黄土变金。"邓诚、柳子的日子越来越好。

三嫂想到柳子,几乎找不到他一星半点缺点,她非常感谢柳子。三嫂于八月十九日一大早,让邓诚从柳家湾骑着自行车把她送到杨林邓西平家里。她怕别因为她而耽误了回江浦的行程。可是有点迷信的花玲玉没让杨艺红她们走。说大老远的,多过几天怕什么的。到了八月二十一号农历七月初六,才让邓来运开车送回去。

邓来运在车上对三嫂和杨艺红说:"今天不走,他初八就举行商品屋奠基仪式,以后恐怕就更忙了,想随便耽误外出一两天也就不容易了。"

杨艺红说:"是啊!你二哥今年更忙,我昨天到你二哥厂里看了,他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连食堂师傅都一起装盒子。我也给帮忙干了一下午。"

邓来运说:"二哥行,他是能出大力的人,他们厂干好这个中秋节,基本上回本了,以后就要挣钱了,他们厂明年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杨艺红说:"我不想让他这么拼的,在江浦也不少挣钱,他是挣钱了,我们现在一家不是一家的,两家不是两家的,这曰子不是我想过的。"

邓来运说:"这样是不容易,先候候看,等两个宝宝长大一点,不行你们都回成阴,你的工作调动和孩子入托入园上学的问题我找人给办理。目前我有这个能力。"

杨艺红听到这话后,心想、这样也好,到时候一家人在一起都有个照应,小孩子的上学问题她就少操心多了。正好她也不想在幼儿园工作,还不如借机改行进小学里教书呢?所以,她就随便问了一下邓来运。邓来运说,这还是事吗?到时候他会一手给办妥就是了。杨艺红心里有数了。

2 6 9

邓来喜临走的头天晚上,整整和父亲邓西平谈了四个多小时的话。父亲说他这一生热爱文学,追求写好一部书,到现在也没有门目。邓来喜问他早年不是写了一部小说稿了吗?至于出版没出版不重要,现在已经开始个人买出版社的书号出书了,你要赶觉你的书稿好,可以自己出书,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你如果一心想在《当代》、《十月》、《收获》这些大型杂志上发表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些杂志发表的长篇小说,没有较高的水平是肯定不会给你发表的。邓来喜的建议是,闲着无聊的时候,写写玩玩,当个娱乐性的活动,是对身体有益的。常常用用脑子。能预防老年痴呆疾病,还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是你不能当真,像年轻人一天到晚,废寝忘食,疯狂的干一件事情。什么家务事都不做,这样的话那就适得其反了。你想想咱们学习《哲学》,还不是用辩证的思维方式,适度的去解决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度吧?!

邓西平很赞诚邓来喜的此番言论。并把近来写了半部的手稿《情感流淌的岁月》递给了邓来喜。当然,此刻的邓西平没有认为邓来喜是他的儿子,他就是拿当邓来喜就是他写作上的指导老师,他恭恭敬敬听到邓来喜给他指导创作,听听他对《情感流淌的岁月》的看法,提出宝贵的意见。

邓来喜对他说,他明天能抽出八九小时的时间来阅读他的小说稿,不准备把这没有写完的小说稿带到上海作协去。他说他到上海以后,可以用书面形式,给他写一篇读后感。这是他一定能够办到的。

邓西平一听邓来喜在上海作协,很惊讶!邓来喜说,只是借调去帮助老师阅稿临时的。再说了,他也不想在哪里上班,哪像在大学里教教书,搞个学术研究好呢?

邓来喜还对父说,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你的作品好,我会托人给你推出去。

邓西平听到邓来喜这话,高兴的不得了。他表示一定听他的话,认真的对待生活和写作,绝不强求,既要好好生活,又要认真对待兴趣爱好,争取写点东西来,也好了却这么多年所追求的宿愿,方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邓来喜听到父亲的话很高兴。他对父亲说:"人活着,就得有所目标,有所追求,有所理想,有所希望。如果人一旦没有追求和希望,那么人活着也就失去了人生意义了,那还有什么价值呢?"

邓西平说:"是的,来喜,你给我讲的很好,我真为你能把高奥的理论,结合生活的实践,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给我讲这么多,我打心眼里佩服你的文化底蕴深厚。说实话,你的成功,使我倍感欣慰。"

邓来喜谦虚地说:"大,你可别说这话,我空洞得很,哪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写几篇不像样的小说都是七拼八凑的,都是现学现卖,没有什真才实学。今天得到你这么高的夸奖,使我感到汗颜惭愧。不过你要相信我,今后我会倍加努力,珍惜在复旦大学这个好机会,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好好学习,成为你心目中的好儿子的。"

邓西平点了点头说:"学无止境,贵在坚持,你这种不自满的态度,正是你成就大事业的良好开端,祝你学业有成,一切顺利!"

邓来喜说:"谢谢大!我在上海,来家一趟不容易,希望你和我母亲都能好好照顾自己,等母亲下月退休后到上海来玩玩看看,我带你们苏杭去玩。"

2 7 0

邓来运从江浦回来的第三天就在秋河湾的金银滩举行了声势浩大金银滩小区商品房开发奠基典礼仪式。其实他请的人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声势造的很大。县日报社、县人民广播电台、县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都介入了报道。一时间,金银滩成了成阴县城大街小巷的热门话题。许多好奇的人都相互询问金银滩在什么位置。

邓来运想,现在必须造势,声势造的越大,他们的商品房预售越好。但是,他巳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商品房保质保量的建好,否则,将来很难立足于商品房巿场。所以,他主动同商品房建设质量监管部门联系,一定要做好监管工作,不怕他们提意见。

商品房建设,非同儿戏,它关系到民生大事,一旦出现问题,将来一个都跑不了,最倒霉的应该是邓来运这个法人代表。邓来运绝对不拿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开玩笑。

邓来运为了慎重起见,他自己招来了从事监管部门退休的老监理工程师。成立了自己的工程技术监管组,每天都在工地上执行监管任务,只要发现劣质的原材料立即退回,什么时候达标,什么时候才能用在工程上。

有的人就对邓来运说了,你这样干法,利润就要大打折扣了。邓来运说:"就是不挣钱,也得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否则,等房子建成了,你再想使用好材料,那就晚了,后悔都来不及。"

邓来运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于是他让宣传员到广告公司做成三面长条横幅,上面写着:"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生命珍贵,安全第一"、"高高兴兴上班  快快乐乐下班"的标语。起到提醒、激励和警示作用。

邓来运这种创新理念,许多人都不理解。竟然还有人公开说他是二百五、是憨子、是傻子。邓来运认为这些人都是闲的皮疼,与你们有什么关系呢?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不管来自什么舆论,邓来运都坚定不移的执行质量第一。他要求工人们,依过硬的技术,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否则,不合技术质量要求的,必须翻工,绝不含糊。这样以来,工人们都认真负责,从来都不敢怠慢,都能达到监管组的要求标准。

到了一九八五年年底,六幢六层的商品房建成了。一次性的通过了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验收。工程都被评为优质工程,荣获市级的银质奖章。这样的房子,当然价格也是成阴县最贵的,一般的家庭望而生畏。一直卖不出去。邓来福想,反正是银行贷款,撑到那会是那会吧!不管谁说谁劝,邓来福宁愿烂在手里也绝不降价,买就买,不买就算了。这样就给邓来运带来了极端不利的就是,一九八六年和一九八七年度,银行停止了给邓来运的成阴镇建筑工程第二工程处贷款。邓来运仅留二个人,一个会计,一个总监理工程师王工,剩下的人全部自谋职业了。邓来运天天看着这六幢房子发愁。邓来运终于熬过了一九八七年,到了一九八八年,全国物价大幅度上涨,这时候有许多城市给私人贷款购买商品房了。邓来运嗅到了利好的味道了,他的房子不但没降一分钱,反而他指示会计每平方米上涨五百块钱,会计不解的看着他问:"为什么?"

邓来运说:"不要问为什么!叫你涨你就涨好了。"

说来也奇怪,就在金银滩小区宣布涨钱的第二天,一下子卖掉六十套房子。会计都搞不懂怎么会这样呢?过了中秋,国庆节之后,金银滩到了无房可卖的地步。邓来运还清了银行贷款,净营利二百多万元。邓来运在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赚来的。

2 7 1

话题还是再回到一九八五年八月,邓来福把三嫂和妻儿们打发走了,自己匆匆忙忙的回到厂里。他接到南京的一些订单,光中秋节礼盒就得包装十万盒。这样的工程量是厂里的工人完不成的。无奈之下,他就让城南村党支书刘春红立即给招收六个年轻的能干的妇女,两名男壮工来上班。刘书记说:"这好办,只要你邓厂长肯出票子,我们村里有的是人。"不过这些人还设有参加正式培训,必须有人指导着,边做边学。那么,邓来福首先考虑到的是邓芹最合适,因为她就城南村人,终天抬头不见低头见,邓芹指挥是最佳的人选。

邓来福对邓芹说,邓芹的师傅吴承义正教她,如何将赖皮月饼的关键技术,她有点恋恋不舍。邓来福给她承诺,过了月饼季送她到江浦跟着他师傅杨秀凤学习去。

邓芹说:"来福,这可是你说的。"

邓来福说:"是我说的,说到做到。"

吴承义有点舍不得让邓芹走:"邓长,你这样安排,我有点舍不得让邓芹走。"

邓来福说:"你有点舍不得,我还更舍不得呢?你总不能老拴着人家吧!人家的前途要紧,必须让里的骨干工人送出去定期学习,否则,将来我们厂不能适应巿场的变化。"

听了邓厂长的这番话,吴承义只能忍痛割爱的让邓芹去指导新进来的本村村民了。

邓来福宣布,邓芹为包装车间主任,属于厂中层干部,待遇底薪按照中层干部发放。

邓芹感到很荣幸,但同时也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这临危授命,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假若包装上出了差错,直接影响工厂的产品质量和形象。这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对不起邓来福的信任。

私下里邓来福对邓芹说:"我必须现在宣布你为里的中层干部,要不等你学习回来了,直接把你提成业务副厂长,有个别人会怀疑你和我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会计室就会按照中层干部的待遇增加你的底薪的,另外再加上你加班加点多劳多得的计件工资提成,那么你这个月的工资是相当好的。"

邓芹趴在邓来福的身上,亲吻着他的脖子,然后说:"感谢你,可我却没有对你有什么回报,我很难受。"

邓来福说:"你把身子都交给我了,还要你怎么回报,别想太多,我会好好的爱你的。"

邓芹想,作为女人,这就够了,有这样的好男人爱着自己,也就知足了。

秀福糕点产销两旺,邓来福又从南京人才市场招聘到了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食品糕点方面的专业营销技术人员。这样他能确保南京巿场份额稳定的增长。邓来福想,南京市场不说增长了,能够长期保持现状他就心满意足了。

营销员已经和厂里签订了合同,现在就开始在南京巿场运作了,同时他还兼顾江浦李家糕点加工室的营销任务,这样,营销这块只要邓来福监督营销员就行了。邓来福在电话里对师傅说:"这你不要担心,我们发他的工资都是销售以后算账发的。我已经要求进货方没有秀福工厂的开出的出厂销售发票拒绝付款的,这个我们必须制约和规范营销员的行为,师傅,你放心吧!"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