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戴圩街道紧紧围绕高效能治理目标,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一线倾听民声,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
3月13日中午,戴圩街道五杨社区3组新铺的沥青路上,送学家长们骑着电动车平稳驶过。
居民杨平感慨道:“现在出门就是平坦的沥青路,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担心路况了。”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社区两个多月来完成民生改善的暖心历程。
这场社区“变形记”,缘起一通民情热线。今年1月5日,刚上任3个多月的戴圩街道五杨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强,接到辖区居民杨传五来电:“王书记,社区3组道路年久失修,又没有排水管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难行,能不能给修一修?”
放下电话,王强马上展开走访调查。原来,这段路因长期缺乏维护,到处都坑坑洼洼,再加上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到路面,让出行状况雪上加霜。“骑电动车摔了好几回”“老人出门特别担心摔倒”……走访时,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满心无奈与焦急。
走访结束,王强立刻组织村“两委”成员实地勘察,并召开“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将道路整治定为2025年首要民生工程。为推进项目高效落实,社区党总支创新运用“三图工作法”,挂出问题清单图,明确整改重点;绘制工程时序图,倒排工期进度;公示责任分解图,压实工作任务。
3月6日,总长510米的雨水管网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施工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清障,居民也自发参与,齐心协力加快施工进度。3月10日,管网铺设接近尾声。“以前这条路冬天结冰、夏天积水。排水管修好后,地面不会积水,大家出行更安全。”正在帮忙铺设水管的居民邵小芬说。
令人欣喜的是,因群众呼声强烈,原本计划3月下旬启动的路面维修工程,提前至3月13日开工。经过一上午的紧张施工,崭新的沥青铺设在原本坑洼不平的路面上。
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杨徐州介绍:“施工期间,社区党总支把办公室直接‘挪’到了工地现场,专门设立了‘民情联络站’,收集大家的意见。居民们反映‘檐水倒灌’和‘夜间照明’的问题后,我们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对沿线20多盏太阳能路灯进行了维护,还在路边新砌了导水槽。”
“连雨水怎么流都帮我们想到了。”看着门前的导水槽,居民马步飞由衷称赞,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社区还同步建立“路长制”管理机制,由党员志愿者组成养护小队,确保长效管护。
从热线响起时的忧心忡忡,到沥青铺就后的展露笑颜,五杨社区仅用两个多月,就实现了民生“蝶变”。居民杨传五感慨:“干部把我们的烦心事当自家事办,住在这里太暖心了!”
融媒体记者:魏杰
摄影:柳智文
编辑:程智 卜非凡
责编: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