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书法协会已故主席朱廷九老师生前曾写一幅“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书法,今天根据这幅字来写一篇文章,以示对朱老师的缅怀和纪念。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用以赞誉李白之句,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文学殿堂中那扇关于诗歌极致魅力的大门,让人得以窥探诗歌所蕴含的磅礴力量与深邃情感。
当诗人将笔尖触碰纸面,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屏息。笔锋游走间,风雨为之惊动。这“惊风雨”,并非简单的夸张修辞,而是诗歌内在力量的生动体现。伟大的诗篇往往诞生于时代的风云变幻之中,诗人以敏锐的感知,捕捉世间万象、人间冷暖,将时代的洪流汇聚于笔端。像杜甫身处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笔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寥寥十字,便如惊雷般撕开了社会的残酷现实,揭露了贫富悬殊的巨大落差,让读者仿若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感受到民生的疾苦与社会的疮痍,其震撼力恰似狂风骤雨,涤荡着人们的心灵。
而“诗成泣鬼神”,则更将诗歌的感染力推向了极致。鬼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超越人类感知的神秘存在,连他们都为诗歌所感动而哭泣,足见诗歌所蕴含情感的深沉与真挚。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美人自比,倾诉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奸佞小人的愤慨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他的诗句,如泣如诉,仿佛是从灵魂深处迸发而出,其情之切、意之深,不仅打动了无数后世读者,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这便是诗歌的魔力,它能够穿透现实与虚幻的界限,直达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强烈震撼。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书写着时代的印记与个人的情怀。他们或豪放洒脱,如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磅礴的气势描绘历史的壮阔画卷;或婉约细腻,如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首经典之作,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文学的浩瀚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以其惊风雨、泣鬼神的魅力,照亮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漫漫长路。
在当今时代,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但诗歌的魅力依然不减。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承载着人类最复杂、最纯粹的情感,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当我们再次品味“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时,依然能感受到诗歌那穿越千年的震撼力量,激励着我们去追寻文学的瑰宝,用诗歌书写生活的美好与沧桑。
评论列表(28条)
拜读学习


@静若繁花413:谢谢!
彭玉强的精彩点评留言:景胜老弟,近期您连续发表了几篇论文,都已拜读,不忍掩卷,实乃佳作也!其中一篇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为题,悼念朱廷九老师,文章语言清新,贴近时代,特别是引用了李清照,杜甫,屈原等诗人的金句,结合历史时期作了论述评说,既有深度又有见解,可见联想丰富,寓情于景,其热情之情态,令人遐思,清新俊逸,读后余味盈怀。为您点赞![强]
即兴诌首小诗
《赞景胜老弟》
诗文全能生物华,
词略文韬映丹霞。
亦诗亦文真铭世,
豪情依旧笔生花。
@陈景胜:谢谢哥哥!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为作者佳作点赞!
@大海:谢谢!
老九先生仙逝,但留下的墨宝犹存。这幅草书作品,大刀阔斧,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浓淡枯湿,反差对比。中锋、侧锋用笔,随心所意,任意发挥。先生的草书艺术,已达登峰造极境界。
@黄海昇:谢谢!
佳作点赞!
@晨光:谢谢!
从朱廷九写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书法作品,可看出如下特点:
一、用笔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展现出书写的连贯性和灵动性;在笔画的粗细、轻重、缓急变化丰富,具有着形态美和节奏感。
二、简化和夸张变形,疏密得当。以突出字体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表现力。
三、气韵连贯,富有节奏感。通过字的大小、形态、给人以视觉上的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以朱廷九老师写的杜甫的诗句展开想象,穿越四千余年,深刻理解诗意。
这两句诗以高度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李白诗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从侧面烘托出李白诗歌境界之高、才华之卓越,可谓是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极高赞誉。
作者借此诗赞誉朱廷九先生书法上艺术成就,同时表达对朱老先生的缅怀之情。
@德不孤必有邻:谢谢叔的精彩绝伦点评!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展现了诗歌的力量和魅力。好文点赞!
@刘芳15701359782:谢谢!
“品味“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时,能感受到诗歌那穿越千年的震撼力量,激励着我们去追寻文学的瑰宝,用诗歌书写生活的美好与沧桑。”陈老师对诗歌意义,内涵分析很透彻,值得点赞

@陈艳@Ccy天涯草(413):谢谢!
哥哥的文章写出满满正能量,支持点赞。
@陈:谢谢老弟!
艺术同源,朱先生的书法艺术精到地体现了杜甫诗句的深邃的蕴藉。欣赏陈先生的美文!
@百川海纳:谢谢老友!
陈老师满腔热情如火山喷发般喷薄而出,为陈老师点赞!
@董向阳:谢谢!
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不辱使命,行之坚毅。[强][强]
@雨杉:谢谢!
好文!正能量!点赞!
@大风:谢谢!
朱老师一路走好!
谢谢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