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土山:家底“厚起来”

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造血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土山镇聚焦“两个增收”,通过村企联建、服务供给和特色产业培育等创新举措,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土特产”长成“大产业”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土山:家底“厚起来”

刘井粉丝是土山镇老字号品牌。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当地粉丝加工优势,把红薯粉丝加工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条集加工、包装运输、电商销售于一体的富民产业链。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土山:家底“厚起来”

土山镇通过“村企联建+传统农业+合作社”的集体经营模式,21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入股“抱团发展”,共富联盟模式成效日益显著。

刘井粉丝产业园负责人刘继芝说:“去年产业园粉丝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今年除了生产粉丝,我们还生产酸辣粉、面条等产品,销售额预计2000万元。”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土山:家底“厚起来”

“闲置地”结出“高产果”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土山:家底“厚起来”

街南村作为土山镇驻地村,该村依托“土地”这一核心,积极谋篇布局,通过流转土地,大力盘活闲置资源,为企业落户土山工业园提供保障,同时进一步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街南村党支部书记沈庆军说:“村里成立了物业公司和绿化公司,专门为园区企业提供保洁绿化服务,仅这一项就能为村集体每年带来40多万元收入。随着园区入驻企业增多,增加集体收入增加的同时,还带动本村4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规模化”激发“新动能”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土山:家底“厚起来”

土地规模化经营同样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今年,苏庄村抓住村庄拆迁安置这一契机,新增复垦土地500多亩,通过土地发包,引进企业实施“村企联营”。

苏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思丰说:“我们和企业签订合同,开展菊花种植,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50多万元收入。此外,村民可以在这务工,更好促进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土山:家底“厚起来”

2025年,土山镇将以“产业强、乡村美、百姓富”为抓手,聚焦产业强基,打造农业招商“升级版”;聚力双轮驱动,绘就富民强村“实景图”;建设和美乡村,擦亮生态宜居“金名片”。

土山镇副镇长贾传涛表示:“我们将因地制宜抓好集体增收,打造‘一村一品’,力争2025年村均集体收益达30万元以上;因势利导抓好群众增收,通过‘小田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亩均种植收益;增加灵活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升群众工资性收入,一体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 王壮 夏俊杰
编辑 / 程智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黄扬 监制 / 黄新磊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