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戴圩街道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全力在“两个增收”上求突破,通过深化村企联建模式,利用政策帮扶、自我发展等多种方式,拓宽增收路径,增厚集体“家底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数智赋能

企业村民共富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近日,记者来到邳州金水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工人正在打包刚收获的串收番茄,这批货将发往上海。

金水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品控经理雷升升介绍:“我们每天从早上8点采摘到下午4点左右,一天采收3吨,当天采收,当天发货。”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金水杉农业科技一期项目建成12.3万平方米半封闭智能玻璃温室,主要种植串收水果番茄,项目采用先进设施农业技术,核心生产环节可实现100%智能化精准调控。目前一期已进入正常生产阶段,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益。

邳州金水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定博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岗位150多个。村民额外有土地租金收入,每个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金水杉项目打破传统农业发展单一模式,实现从育苗、种植、采收、包装、物流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管理。随着项目稳定发展,企业与周边村民实现有效联动,通过为村民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以及销售服务等,进一步助民致富。

张定博介绍:“我们带动周边村民种植农产品,通过我们的渠道销售,帮助农户增收,实现产销融合发展。”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此外,戴圩街道还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番茄种植产业优势,以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整合戴圩村“舒兰故居”、高渡口村民俗剪纸、杜家村与楚埠村中运河、幸福河等休闲旅游观光资源,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

项目落户

经济文明双建设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除了依托企业发展带动增收以外,各村还积极挖掘强村富民潜力,突出各自特色,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仕庄村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同舒悦公司进行合作,经营酒店项目。

仕庄村党支部书记夏猛介绍:“酒店项目为我们村集体带来17.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并且每年按照5%的增幅递增。”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酒店项目的落户,让集体经济增收同时,还带动10多名村民就业。此外,村里与酒店签订协议,有效解决酒宴大操大办、食品安全等问题,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仕庄村还通过做优稻米品牌产业,对当地种植的水稻进行加工销售。通过土地租金和自主经营,今年仕庄村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80万元。

自力更生

多措并举助增收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连渊村利用帮扶政策,投资13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仓储项目,目前项目已竣工,正等待验收,上平台招租。

连渊村党支部书记杨志说:“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慎重筛选,带动村民就业。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出租费用在17万元左右。”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戴圩街道:村村好项目,村村有“好戏”

除了建设仓储项目,连渊村还成立农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结合残次林地整治,流转200亩土地,联合种植大户种植大蒜。今年,连渊村预计集体增收50万元。

连渊村党支部书记杨志说:“我们注册了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定金已经交付,正等待收货,技术人员正在招聘培训中。”

2025年,戴圩街道将聚焦“两个增收”,扎实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力争25个村(社区)经营性收入全部超30万元,其中12个村(社区)超50万元,4个村(社区)超100万元,确保村村都有优质项目、有稳定收入、有发展活力。

记者 / 吕立三 杜洋
编辑 / 卜非凡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黄扬 监制 / 黄新磊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