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 0
三嫂很会侍候小孩,小孩子一过三个月,饭量越来越大,她就绞尽脑汁,对杨艺红的饮食结构进行了调整。她天天早起来到江浦早市买黑鱼、鲫鱼、鲈鱼、和老母鸡、大筒骨轮流变换着煮汤给杨艺红喝。三嫂对杨艺红说:"奶水能够坚持喂到五六个月后,咱们就给这两个小子喂点奶粉和蛋黄适当的增加些饭食,比如糯米粥、小米糊了,来弥补奶水不足。
三嫂提前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两个男孩子,饭量大,再加上到四月份,杨艺红产假休完要上班,这些措施都是提前进行的。这样的话,到时候小孩子就适应了好带。
正月初六,一大早,三嫂就早早的做好了早饭,因为邓来福要回成阴秀福糕点。这事杨秀凤是知道的,所以,她他凌晨两点就起来,做了点百荷酥让徒弟带给邓西平,因为她知道邓西平最喜欢吃这种糕点的。过去,因为费事和市面上销售不好,她很少做这种点心。不用说邓来福做不岀来,因为这些年,杨秀凤根本就没有做过。邓来福到加工室搅山看水时,杨秀凤巳经把百荷酥生丕子做好,正准备送进电烤箱里烤了。邓来福一看这三盘子百荷酥感觉意外和惊喜,看起来师傅没有教给他的手艺还多着呢!自己一定要依谦虚的态度,跟师傅好好学习。实在不行,把师傅接到秀福糕点里,让她好好的教教自己。这只是他自己的打算,还没有问师傅乐意不乐意呢?
做完糕点,三嫂来加工室喊吃饭,正好邓来福把山楂糕搅完上在制子里。杨秀凤说,现在天冷,咱们先吃饭,回来这制子山楂糕正好能凝固好,不耽误装包。
一切都搞好后,杨秀凤送邓来福到桥北客运站。坐在公交车上,邓来福说:"师傅,我想在春天或者秋天,不冷不热的时候接你到厂里去教教我,你还没有教我的活还不少吧吗!"
杨秀凤说:"我哪里还有没教你的活啊!不是什么都教给你了吗?"
邓来福说:"师傅,你说什么都教给我了,今夜里你做的百荷酥就没有教给我。"
杨秀凤说:"噢!我当什么的,那百荷酥啊!我一说你就会,就是洋酥的配料,用小开酥的小八块皮子,一层层的那是做洋酥的食用色素,用中小火烤上十二分钟就行了。"
杨秀凤这样一解释,对于有基础的糕点师邓来福来说,点窍就会。听师傅这样一说,仅仅只是洋酥的变种而已,他是一定能做上来的。
他们来到桥北客运站候车大厅,车从中央北路客运总站开出,还得一个小时才能到达桥北客运站。邓西平让师傅回去,师傅说一个人等车燥人,正好咱师徒二人在一起说说话。说着说着又扯到了她和邓西平的话题上了。一谈到这个话题,邓来福不愿意插言,只是杨秀凤用些乞求的话,让邓来福从中调和。希望在他娘的面前多说些化解矛盾的语言。那时候做的哪些事情也都是因为年轻欲火过旺所导致的 。说怨谁不怨谁巳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一定要让你娘明白,我杨秀凤没有丝毫想伤害她的意思,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到如今我也不认为和你大好上了是错事。正是因为有了你大,才能使你活下来的勇气。到现在我都不后悔和你大在一起。我感谢你大给了我一个李文明。在这个世上,我把你照顾好,把李文明安排好,我就能安心的驾鹤西天了。
邓来福听的心里酸溜溜的难受,他对师傅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只能尽力而为,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也无法料到,只能任其自然了。"
2 4 1
邓西平的《情感流淌的岁月》,巳经写到十万多字的时候,他遇到了挫折,他的右手突然不能写字了,疼痛的钻心。花玲玉知道后立即给邓来运打电话,让他开车来带他大到医院检查。邓来运接电话赶紧开着他才买的奥迪A 6到杨林村家里。邓来运说带邓西平到医院去检查。他说这右手是写字多累的,歇歇就好了。邓来运有点急了,父亲不去,他也没有办法,就打电话给正上班的母亲。花玲玉知道后,让来运电话给邓西平。邓西平接电话了,花玲玉劈头盖脸的一顿说:"老邓,你六十多岁的人了,怎么不知道好歹,跟来运去医院检查去,找紧!"
邓西平拿着话筒,花玲玉没有让他说一句话。邓西平放下话筒,无精打采的换上了衣服,跟着来运去医院了。
检查结果出来了,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局部堵塞,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邓西平怎么也不愿意住院治疗,无奈情况之下,医生说不住院,最少也得吊一个星期的水后看看再说吧!
邓西平嫌到大医院吊水程序多麻烦,就把打吊针的药,带回家了。
邓西平连续吊了七天水后,右手好些了,但是还不能写字,到医院又做了一次复查,其结果效果并不明显。医生说得慢慢恢复,不可能这么快的!邓西平只能听医生说的,慢慢的恢复。
邓来福知道了父亲生病,他立机赶到杨林村家里。父亲不在家,邻居说到村卫生所吊水去了,他又到村卫生所,父亲没有一个人看护在吊水。他的到来父亲很激动。父亲仔细看了看来福说:"你那么忙,来看什么的,我没有什么的,医生说动脉硬化,小血管有点堵,吊这几天水,现在有点好转。"
邓来福看看父亲,心里有点难受,花白头发廖廖无几零乱的散落在头顶,巳经无法盖住头皮了。除了额头外周围的头发还多一些,娘看着大的头发,有时调侃的说:"老邓头发,巳经'地方支持中央'了。"
邓来福每每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想笑。可今天他近距离的看到父亲这苍老的样子,心里的笑意荡然无存,他想哭了。他想想父亲今年才刚刚六十四岁,按理说这样的年龄还是很硬朗的,可他的父亲已经衰老成这个样子了,他心里酸酸的难过。父亲这辈子,历经坎坷磨难,本来有大好的前程,葬送在小人之手。他和母亲在那苦难的岁月中生死相依,母亲为了他们兄妹六人受尽了磨难。可父亲在最困难的时候失节了,遇到了他的师傅。那个时候师傅杨秀凤给予父亲不管是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的帮助,都是难以计算的。今天,他知道了这一情况,他感觉自己没有理由责怪父亲过去的事情。如果没有李文明的身事问题,他听到这事本可不了了知的。可是师傅一心想给李文明一个明确的身份,这件事使他太为难了。怎么办呢?邓来福冥思苦想,一定得想一个万全之策,在确保在不伤害母亲的前提下,把这件事情妥善处理好。这是他邓来福的责任。
邓来福作为邓西平的二儿子;作为花玲玉的大儿子,他从小就饱受小人的欺凌,跟随父母吃了不少苦。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政策好了,他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但是不能因为工作不顾及父母亲的身体状况。在这个时候,他要兼顾好工作和家庭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一定要把家庭关系处理好。否则,挣在多的钱,也很难使家庭幸福的。
这时候,父亲的吊针已经吊完了,邓来福搀扶着父亲往回走。父亲说:"不用扶,没事的。"
邓来福说:"大,上了年纪的人,可得注意,老年人就怕跌倒。"
邓西平说:"没事的,她们都是有心脑血管疾病,我身体好着呢?"
邓来福很担心父亲一个人在家,不行,得和来运商量一下,给父亲顾个保姆。
2 4 2
邓来福回到里的第二天,所留下来的工人都来上班了。秀福糕点厂就是这样,平时用工只是中、春节两大节日用工的三分之一不到,需要大幅度的裁员。这次裁员,邓芹是厂长点名留下来的。工人们上班这天,开会是必不可少。在会上,会计通报了春节前生产的业绩,车间主任作了表态发言。车间主任说:"我们的特点就是季节性用工,平时的销售量减少,可是我们生产精品量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产品生产上精益求精,在产品研发上下工夫。我不用多说,留下来的人技术一定比裁掉的人好,但是,在遵守纪律上,为人处事的态度上,个人的道德品质上一定是比较强的。希望同志们齐心协力,为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出力流汗,为我们的产品质量提高做出贡献。"
接下来邓来福讲话,很衷听,他从温暖人心方面说的较多,截取一段录入如下:"同志们:"一九八五年春节假假期结束了,我们都在各自家里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在此,我还要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大家精诚团结,共创辉煌,为把我厂今年生产计划顺利完成作出贡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除了完成生产任务之外,我们要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大力提倡主人翁意识,大力提倡创新发展,使我们主打产品不衰败,使我们的新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受青睐。
同志们!说到底我们都是出来挣钱的。我希望大家的提成工资越来越多。有人说底薪是不变的,不!今年的底薪也得变。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分两个底薪等级:'一个是普通底新;一个是高薪底薪。'高薪底薪要使全厂三分之一的人拿到。就要行成一种竞争机制。我们这个厂,永远不吃大锅饭,没有平均主义。"
邓来福的讲话,很有震动,但又不是人人可危,它还是给人希望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好好干,就能获得很好回报的。
邓来福开完简短的会后,工人们各自都忙忙碌碌起来。第一天生产任务就是填补库房空缺的产品,然后,精品车间才能继续生产。
邓芹和师傅吴承义今天生产桃酥,当然配料全是由邓芹一手操持。等到桃酥出炉,正好邓来福检查到了跟前,他看见金黄飒飒的产品,高兴的和吴承义说:"吴师傅的手艺绝门了,真的太好了。"
吴承义有点羞涩的说:"承蒙邓长的厚爱,你高抬愚师了,今天的配料都是我徒弟干的,惭愧惭愧!"
听到吴承义这话,邓来福一惊,似乎不信惊讶道:"真的吗?"
吴师傅说:"那还有假!邓芹这个人真是太聪明了,一学就会,而且记忆特别好,干活条理清晰,悟性极好,不是一般人能赶的上的。"
听吴承义这么一夸,邓来福来到了邓芹跟前,只见邓芹快速利索的挖着桃酥往烤盘子里上。邓来福来到她跟前才看见,说了一句:"邓长好!"
邓来福回答道:"叫什么邓长,叫来福最好!"
邓芹看了看邓来福一眼说:"俺不敢!"
邓来福说:"有什么不敢的,小时候你不成天这样喊吗?怎么成大人了就不敢了。"
邓芹说:"那时候不是小孩子么,现在你是厂长了,怎么能直呼其名呢?"
邓来福和邓芹说了一会儿话,就又到其他车间去了。邓芹望着邓来福高大的身影,心想,人啊!变化真大啊!小的时候,又瘦又小,现在又高又大,真是判若两人啊!不过邓来福还是小时候那么可爱直爽的性格。邓来福高大的身影,在邓芹的心里,一直挥之不去。这个男人真好啊!禁不住的想入非非了。
邓芹今夜失眠了,一直想着邓来福,她心想,不行!明早提前上班和邓来福说说话也是好的。
2 4 3
正月初九早上,邓来福.一大早醒来,由于寒冷,他恋着热被窝迟迟不肯起床。他想工厂开工这三天了,工厂并没有受到春节假的影响,没有工人们的心收不回来的现象。正在这时,他的门被人敲响了,邓来福问:"谁!"
邓芹小声的说:"我!"
邓来福一听是邓芹,他犹豫了一下说:"有事吗?"
邓芹有点焦急的说:"来福,你给我开门呀!别人看见了不好。"
邓来福真的不想给她开门。
邓芹又一次的说:"来福,你不给我开门我可走了,走了就永远不来了,我也不上班了,你给俺师傅说一声,不能怨俺不辞而别了。"
正在此时,邓来福把门打开了。
邓芹一下子钻进屋里,顺手把门反插上,一下子钻进了邓来福的被窝里。然后,开始脱衣服。
邓来福被还突如其来的事情,无所盲从,站在哪里看着邓芹的一举一动。邓来福走至床边,伸手把羽绒服拽过来披在身上问:"邓芹,你想干什么?"
邓芹听到邓来福的这句话,她停止了脱衣服,呆呆的看着邓来福,好一会儿才说:"来福,我现在干什么,难道说你还不知道吗?"
邓来福说:"我的二姑,这样做能好吗?"
邓芹生气了:"看不起我,你明说,不要叫我二姑,你要这样说,我喊你娘还叫姑姥娘呢?那么我还喊你表舅来。今天你说你做不做,不做我这就走,一哈两笑,全当我瞎了眼行了吧!我贱!"
邓来福思虑了一会儿,突然把正要出门而走的邓芹拽到了怀里,然后上床了。
两个人办完事后,邓芹说:"来福,你真会装,明明我白天看见你那乞求的目光,就想和我在一起,为什么要这么装呢?"
邓来福说:"我怕你丈夫的弟弟刘春明,那小子贼着呢。是个吃鸡不吐骨头的狠角。让他知道了,拿刀子砍人,就跟玩的似的。"
邓芹说:"我当什么来,他啊!就会虚张声势,成天虎假虎威的没有什么可怕之处,你尽管放心。我男人今年春节也没回家,听和他一起外出打工的人说,他在外又找了个相好的,把俺娘俩给忘了。春节只给他父母寄三十块钱,没有给俺寄一分,我要不是在你们厂打工,恐怕今年连过节的钱都得伸手问邓南村俺娘要。"
啦到这时,邓来福把邓芹紧紧的搂在怀里,邓芹的眼泪淌湿了邓来福的衬衫。邓来福劝她不要哭了,赶快穿衣服上班去吧!迟到了不好。
邓芹走了,邓来福又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骑着自行车去杨林村家去了。
今天的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春光明媚,他现在才真正的体会到,情来了,男人是无法抗拒的,何况当年那么贫穷的父亲呢?他和邓芹发生过关系后,真正理解了父亲了。
邓来福来到家里,邓西平正准备在村卫生所打吊针,他看看后,对父亲说:"我骑车送你去吧!"
父亲不让,说你那么忙,我又没到不能动的地步,你去上班吧!
邓来福还是把父亲送到村里卫生所,吊上吊针后才回厂里去。
花玲玉这个学期事务繁忙。高三、一二三检,体育测试,高考,中考,小升初以及一年级招生都要过问,所以,下乡多,酒场就多。不能说顿顿喝酒,但是天天喝酒这是肯定的。作为主抓教育的教育科长,必须和下面搞好关系,这搞好关系从什么方面上体现呢?还不是靠两杯小酒来维系的吗?你若不喝,人家说你看不起他们,喝多了,自己难受,得不偿失。能找到一个最佳的酒量,为最快乐之事。花玲玉就在酒场上找平衡点,不喝醉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