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拦截
利用网约车司机运送诈骗现金
为受害人挽回8万元经济损失的案件
今天,小编
为大家深度拆这一解诈骗套路
不想被骗一定要仔细阅读
↓↓↓
“饼干盒”里藏现金?!
2月15日晚8点,邳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一名网约车司机报警电话,称其接到奇怪订单,要求将一箱饼干和牛奶运往沭阳,且委托人不跟车、不提供收货人信息。凭借经验,司机察觉异常,选择报警求助。民警赶往现场开箱查验后发现包裹里藏有8万现金。
根据网约车平台信息,民警联系到了委托人小周(化姓),小周先称钱是借给朋友用的,后又称是网络刷单,投进去13万元,几天后就可返还20万元。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张鹏程介绍:“我们通过96110反诈专线和周女士取得联系,当时受害人深陷骗局浑然不知,逐步揭穿诈骗套路之后,她才相信被骗。我们同时安排辖区民警前往周女士家中,确保受害人不再和诈骗嫌疑人联系。”
“礼品卡”的诱惑
那么,小周到底是如何受骗的呢?
原来,2月13日,小周收到一个装有“礼品卡”的快递盒,刮开涂层显示扫码激活就能领取一桶食用油和200元红包。扫码后小周就被拉入一个“中奖”群聊,当天就收到了一桶食用油,随后她又在“客服”的引导下,下载安装某APP领取200元红包,在等待红包的过程中,又参加了“客服”推荐的“网络刷单”“点赞返利”等活动。
小周说:“随便点赞了APP上的5个商家,几分钟后‘客服’就以每个赞4元的返利将20元红包发给了我,当时很开心。”
然后,“客服”把小周从“游客”升级到“学员”,并拉入内部“福利群”。在群里,从抢红包到抢单,小周总是运气爆棚。
没过多久,“客服”通知所有“学员”,有一批“商家助力”订单可做,每单可获利25%。看着其他“学员”争抢着做上千元的“助力”,小周就试探着选择最低额度300元的“助力”。在完成助力后,小周也收到420元的回款。
眼看半个多小时轻松赚了120元,这让小周觉得刷单是个不错的赚钱门路。
“结盟”套中套
随着刷单任务的提升,小周很快从“学员”晋升到“代理”,被分配到一个4人工作小组。当小组抢到一笔需要投资6万元的“工作单”时,她产生了犹豫。但此时同组有人私聊她,称自己也是新人小白,感觉工作组里有骗人的“托”,想和下周“结盟”商量对策。
“当时觉得‘盟友同事’真是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了解的很清楚,值得相信。”小周告诉记者。
有了抱团取暖“盟友同事”的劝说以及再三争取,同组人员选择了15000元的单子,小周逐渐放下戒心,开始安心“接单”。在接下来两天的“工作”里,“盟友同事”总有办法解决各种难题,而且工作群里紧张忙碌的氛围也让小周无暇思考(殊不知群里除了她,其他人都是骗子)。
小周回忆说:“群里人根本不给你考虑的时间,你一句他一句地催着刷单、转账,弄得精神非常紧张疲惫。”
“送钱解冻”新套路
到了2月15日回款时间,小周跟着“客服”指令进行操作,系统以操作错误为由冻结其账号,眼瞅着陆续投入的5万余元拿不出来,小周立刻慌了起来。
“盟友同事”再次及时出现,一边安慰小周,一边帮助咨询解决办法。“客服”声称小周操作失误影响了商户数据,需要资金注入才能解冻。因账户被冻结,所以要求小周利用网约车线下运送8万元现金,而且必须当晚送到,账户才能解冻。在紧张的氛围中,小周没法多想,只能照做。
小周告诉记者,当时的自己就像赌徒一样,完全失去理智。直到辖区民警找到自己揭穿连环骗局,才恍然大悟。
“多亏网约车司机警觉,民警及时出动拦截了现金才挽回损失。说实话,要不然后续我可能还会继续汇款,抵押房子贷款去弄钱都有可能,想想真是后怕。”事后小周心有余悸地说。
从“礼品卡”诱惑到“刷单返利”陷阱,再到利用同伙打消受害人疑虑,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小周的经历并非个例,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些诈骗分子利用人们的贪念、信任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精心编织骗局。
小编提醒广大市民:
一定要提高警惕,面对“网络刷单”“点赞返利”等看似轻松赚钱的诱惑,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轻松获利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同时,要牢记96110反诈专线,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咨询。
让我们共同擦亮眼睛
远离诈骗
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记者 | 贾浩 柳智文
编辑 | 龚子茹 责编 | 朱昱
编审 | 黄扬 监制 | 彭严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