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在路上|孙庄村:“多元”增收拓富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土山镇孙庄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成立缝纫加工厂;入股刘井粉丝产业园销售粉丝,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为帮助农村妇女就业、丰富妇女生活,土山镇孙庄村打造缝纫加工厂,招引来料加工企业,满足本村和周边村庄村民的就业需求。 2月27日,在土山镇孙庄村缝纫加工厂生产车间内,数十台缝纫机“哒哒哒”地飞速运转着,工人们正熟练地将一片片裁剪好的布料组合缝纫。随着密集的针脚快速落下,一个个衣物防尘罩逐渐成形。

富民强村在路上|孙庄村:“多元”增收拓富路

据了解,孙庄村缝纫加工厂主要从事来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有防尘罩、围裙、方巾、枕头套、玩具、宠物垫等。目前,加工厂已与南通、淮安等5家企业达成合作。

土山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吕星介绍:“企业提供生产物料,村集体出厂房、机器,加工完成后,由企业回收。缝纫加工厂每年能给村里增收8万多元。”

如今,缝纫加工厂的成功运营不仅助力了乡村产业发展,还成功吸纳了50名村民就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当上了“上班族”。

孙庄村村民赵桂珍告诉记者:“在这上班时间比较自由,方便接送小孩。如果家里有机器,还可以带回家做。工资采取计件制,多劳多得,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

与此同时,孙庄村还入股刘井粉丝产业园,通过对接商超直销、走出本地外销、直播带货网销、帮扶单位助销,积极推广售卖“刘井有条”红薯粉丝。

富民强村在路上|孙庄村:“多元”增收拓富路

土山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吕星说:“春节期间,我们村实现土山土味系列农产品销售额22万元,当月实现集体增收6.3万元。”

此外,孙庄村还通过“小田变大田”,将溢出的300亩土地通过平台发包给种植大户,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

富民强村在路上|孙庄村:“多元”增收拓富路

土山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吕星表示:“今年,我们继续围绕缝纫产业、农业招商、乡村治理三条主线,通过‘小田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民亩产收益;通过缝纫加工带动村民和集体双增收。”

记者:程艳芳
摄影:王自江
实习编辑:刘家齐
责编: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