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迈陂塘》词中的名句。此词一出,感动千秋多少钟情男女。
感动,在于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世上情不难得,但情有真假,唯“真”,情才可贵,故“真情”最难得。
清代江湜写旅途思家的《舟中》“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凭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真情至痴,也颇堪细味。“凭”,即祈求。离家西行,旅舟风阻,担心家人牵挂,遂祈求西风“莫撼庭前树”,江湜思念家人,夜不能寐,尽在真情中。
有真情,必有真情的种种故事,刻骨铭心的感动之后就是念想。古代有,当代也有感天动地的例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那些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房倒屋塌,一地的瓦砾,记载着那场劫难的惊心动魄。画面上的男人强壮而结实。他蓄着小平头,泪水早已流干,显得表情平静,脸上找不到悲伤的痕迹。此刻,他的妻子就靠在他的背上,紧紧贴着,身穿鲜艳红衣蓝裤,好像要回娘家去。这位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在震后的混乱中,坚持认为,妻子不应该遗弃在乱石中。他强忍极大的悲痛,也要努力给妻子最后的尊严。于是,他用绳子将妻子的遗体与自己绑在一起,背在背上,骑摩托车送妻子去太平间。
生活就是这样具体而真实。有时,家庭的幸福,爱情的甜蜜,生活的美好,用不着过多的诠释。也许,一个真情的回眸,一个美丽的场面,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已胜却言辞无限。比如,那位背妻的男人。真情、人性与爱,让他对生命价值判断,拿捏出最高尺度的壮举,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久久难忘。
人类漫漫,历史绵绵。回过头来,重新咀嚼人世间的“真情实感”,你会发现真情的巨大力量。有的虽然岁月已远、时代巨变,但人类的崇高精神、神圣真情、鲜红血液和纯洁心灵,是永远不会变,更不会变质。人类不息,真情永存!